吃上旅游饭 走上幸福路(重走天路看变迁)
尼洋河畔,草木葱茏。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坐落在苍翠的群山之中。因春季盛开的山野桃花而闻名,嘎拉村是林芝市历届桃花旅游文化节主办地。每年3月至4月,都会吸引不少游客。
“嘎拉村是真巴村的一个自然村。早些年,嘎拉村村民多以上山砍伐木材为生,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容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2002年开始,村里办起了桃花旅游文化节。今年以来,嘎拉村已经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20万元。”真巴村党支部书记边巴介绍,除了观赏桃花,游客在嘎拉村还可以体验农家乐、骑马、民族服饰等富有趣味的旅游项目,这也成为村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2011年,嘎拉村开始对相关旅游体验项目开展统一经营,由村集体选派村民开办经营项目,并通过开展夜校培训等方式,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通过集体经营的形式,桃花节旅游项目的体验好了、质量高了,我们的品牌更有名了。”边巴说。
村集体经营旅游项目,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村民获得务工收入,每年的桃花旅游文化节收入还能分红。据了解,嘎拉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00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3万元。
如今,嘎拉村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幸福路。“我们家有6口人,去年从桃花旅游文化节获得的分红有10多万元。今年我打算用攒下的钱新修一座房子,开个民宿。”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告诉记者。
边巴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因为发展旅游观光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每年,嘎拉村植树造林面积达到200亩以上。”
“矿泉水瓶、啤酒瓶,换取1500积分”“一次性纸杯换取200积分”……在嘎拉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绿色银行”,一本“可回收垃圾兑换台账”上,一条条兑换记录写得满满当当。今年初,嘎拉村推出“绿色银行”,通过村民分类回收、定点兑换商品、村集体资金补贴差价的方式,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良好习惯,共同美化村容村貌。
“‘绿色银行’开业以来,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不断提高,更加自觉地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现在村子里道路干净整洁,游客来到这里,能够更加开心地玩、舒心地游。”嘎拉村“绿色银行”管理员益西曲珍说。
本报记者 钱一彬 史一棋 何洁琼
(钱一彬 史一棋 何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