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先·三国”亮相武侯祠 揭开历史文创新篇章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03 15:33
2021-08-03 15: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华三月,《大三国志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展,作为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三国主题巡回展,在成都这座承载着无数三国历史和精神的城市,让三国话题再次掀起新的热潮。

八月盛夏,“我和我的祖先·三国”主题美陈,作为与《大三国志展》同期迎接观众的历史文创IP,也在武侯祠亮相,揭开“我和我的祖先”的第一个篇章。

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义庙前广场,就是“我和我的祖先·三国”主题美陈。美陈区以居中的阙楼为核心,向四面铺开。阙楼以汉代画像砖中阙楼造型为基础,经过风格化设计,呈现富有趣味又保留建筑特点的文创形象。

历史形象与文化形象的结合

阙楼后方,与三义庙遥相呼应,正是刘关张的文创形象。

刘备着暗纹白衣,关羽绿袍擎刀,张飞黑甲持矛。“我和我的祖先”历史文创IP,强调历史形象与文学形象的结合。历史形象是根,是祖先的真实事迹,是科学历史观的基础;文学形象是叶,是千多年来,无数作品中对祖先的诠释与发扬,是祖先事迹被岁月与人民萃取,再次升华的精神财富。

  给历史以趣味

文创形象身后,是多种汉代建筑图形。有来自现实古建的石阙,有来自画像砖的双阙和望楼,还有《洛神赋图》中出现过的大树。想必刘备若身在此处,依然会发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感叹。

“我和我的祖先”历史文创IP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更给历史以趣味的表现形式。这样可以让历史脱离单调的陈述,成为更吸引、更沉浸、更容易深入的全方位呈现。同时也拓展了历史文化的商业应用形式及应用场景,能够更好的依托历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

给历史以科技

在静态美陈的基础上,“我和我的祖先”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形式。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换装小程序,给现场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三国历史沉浸体验。

无论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还是千里寻兄的关羽、怀抱阿斗的赵云,再或是官渡鏖兵的曹操,亦或是人气高企的吕布与蔡文姬,都是观众可以选择的换装对象。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将观众上传的照片进行处理匹配,生成身置三国的趣味画面。

得益于小程序的便利,即使不在现场,也能通过小程序在线换装,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体验一次历史与科技的珠联璧合。

科技的应用,让历史文化的传播,线下线上齐头并进,跨越时间和空间,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

展览与文创同绘历史画卷

若说《大三国志展》是用浩瀚文物陈述历史的长者,“我和我的祖先·三国”就是用时代视角观察历史的少年,一边是历史大展一边是历史文创IP,两种视角呼应,在八月的武侯祠,共同勾勒出壮阔又迷人的三国画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