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古朴的书,何以登上新书畅销榜前三甲?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03 14:01
2021-08-03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日里蝉声不绝,远山近水,小巷路亭,皆是蓬勃又热烈的气息,不似冬日那般万籁俱寂的寂寞萧索。于窗前怡然秉读,时光便在枝叶沙沙声和书页翻动声中悠悠而逝。

图片1.png

蓦然间,仿佛看到古人晓行暮宿,山回溪转,披星戴月,也曾寄身于柴门人家,茅檐驿站,所为的,或许只是在某个喜爱的城市寻处居所,可以安放寂寞的灵魂,存一点诗情,染几许烟火,诉几段离殇。

画面一转,仿佛看到历史的烟云,那波澜壮阔的往事,浩荡英勇的大军,风华正茂的少年,纵马长歌的豪情,山河枯荣,江流奔赴,哪怕已经为大漠黄沙轻轻抹平,哪怕只是变成了凉薄的史册,依然无法掩去时光的多情缱绻。

图片2.png

从前光阴慢,浮生短暂,有人在天地间兀自行走,不问归期。有人在天地间极目回首,茕茕孑立。无论是嗔是喜,是朝是夕,都是陌上客,舟中人,看山看水看花看月,任凭光阴旧了重重藩篱,老了惊鸿孤雁。

思绪飘回眼前的书本,不禁感慨:是多久没有这般惬意地品味诗词古语了呢?多久没有诵读过这些优美雅韵的文字了呢?是自大学之后就反反复复与数据、理论打交道,从而忘记自己曾经也热爱沉浸在文字中的享受,还是浮躁追赶的生活让人功利、忙碌、躁动。当现代人陷入城市机器巨大的怪圈中,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吟诵过的诗篇?抄录过的美句?甚至字句斟酌亲手写下的情书?

图片3.png

当什么都呈现在眼前甚至应接不暇时,身为人的个体需要的或许更是退一步的恰到好处。《古语金句》,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摩挲着它的名字与腰封时,它给我的是一种新鲜的怀旧感。相较于忙碌的大学学业生活,这本拥有古朴封面的书充满新鲜感,甚至陌生感;可翻开书页,读到书中的优美诗词,哲言金句,才惊觉这份亲切的熟悉感,仿佛多年未见的故友相视而笑。这部书共分十一篇章,从修身、治学到治国、情怀,再到友谊、爱情等等,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在选材上十分用心,每个句子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具有品读感悟的价值。句子的现代文翻译更是精髓,每一句都不是生硬的表意翻译,将诗词的意境用更清晰的语句写出,读来清晰又有美感,可以感受到主创的字字用心。并且每个篇章内都细心地采用时间排序,让人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亦能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部分。每篇章后还有书法作品带来的惊喜,众多书法作品风格各异,行云流水,如铁画银钩、鸾飘凤泊,颇具欣赏价值。各大图书网站中,新出版上架的图书比比皆是,而《古语金句》之所以能够持续15天(截至发稿时)在外文出版社的京东旗舰店位居销售排行榜top 1,并在当当“英语读物”类的新书热卖榜冲进前三甲,与《哈利·波特英汉对照版全集》等传世经典比肩,正是因为从内容到图书设计的处处用心。

图片4.png

现代社会的国际化潮流已成为各个行业靠拢的方向与选择。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单就语言文化来说,外语的普及让我们从小就要将英语视为一门和中文同等重要的语言。《古语金句》这本书的精髓便在于让国际化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一向觉得单纯追求国际化就仿佛载着一叶飘摇的扁舟,虽能漂得很远有无限可能,却终是一叶孤舟,没有根基没有依靠。当中华文化遇上国际语言,就是一场奇妙的碰撞。曾经学习诗词时其实想过:“这些诗句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多么生硬繁琐啊。”但当我细细读起《古语金句》中的翻译,却觉得别有一番味道。英语的确不能像诗句、古语那般简洁浓缩,但读来更加明了清晰,诗句中的美感、意境往往需要品读、感悟,这其中的深意在第一次读诗时经常无从理解,但好的翻译是能够将这些意境表达得更为明了的。

图片5.png

另一方面,国际化的潮流是双向的,这样一部新旧交融、中西碰撞的书,亦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途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福音。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下,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和青睐。通过文化的推广,有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文化价值的输出能够向世界传递更多文化正能量。

图片6.png

图片7.png

春华秋时落,日往月复来。在这书卷中时常张望看着关于过往之人、过往之事、过往之光景的文字堆叠演绎成篇篇美句,字字斑斓。脉脉细风夹着蝉声雀鸣的夏意几许,抚过碧水嫩枝,芳草竹林,穿过紫陌红尘的罅隙,折转于匆匆岁月,绘尽浮生字字悲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