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长征精神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巍峨丰碑

近期,笔者顶烈日、冒酷暑,来到贵州省循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行军路线,瞻仰了遵义、赤水、贵阳等重要长征遗址和纪念馆,不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更加全面直观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初心使命和伟大长征精神的理解。

陈新光:长征精神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巍峨丰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02 13: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曾经用史诗般的语言,赞誉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近期,笔者顶烈日、冒酷暑,来到贵州省循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行军路线,瞻仰了遵义、赤水、贵阳等重要长征遗址和纪念馆,不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更加全面直观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初心使命和伟大长征精神的理解。

伟大的实践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长征中,红军将士遇到的艰险、经受的苦难,超出了人的心理和生理极限。当年,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些数字: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红军将士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伟大的长征精神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超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界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以其艰苦卓绝的历程和彰显的伟大精神,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和具有全球影响的旷世奇迹。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大家庭中,闪现着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其中负有盛名的有两位:一是参与“导演”长征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他全程参加了红军的长征,是唯一走完长征全程的外国人;二是瑞士籍英国传教士薄复礼, 1934年10月,他在贵州被转战中的红六军团当做“间谍”被“裹胁”参加了长征,1936年4月在昆明附近被释放。离开红军后,他口授完成了亲历红军长征见闻录《抑制之手——为基督在中国被俘》。该书于当年12月在英国出版,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还早一年出版,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重点图书。除此外,还有斯诺夫人的《续西行漫记》、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德国友人王安娜的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等。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1971年问世的《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长征的英文学术专著。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感慨:“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斯诺早年曾说过,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次远征的全部史诗。他的预言在半个世纪后终于由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斯诺的同时代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实现了。1984年3月,76岁的索尔兹伯里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在妻子夏洛特的陪同和中国社会及历史问题专家谢伟思的协助下,不顾年迈,以当年红军走长征的精神,“怀揣心脏起搏器,带着打字机,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实地采访,爬雪山,过草地,穿激流,登险峰,中途战胜病痛折磨,坚持越过了千山万水,穿过七八个省份,历时74天,终于从江西到达陕北,完成了他自己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 哈里森·索尔兹伯最终写作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可以说,伟大长征精神激励着全世界人民为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长征精神都是实现梦想所必需的精神资源之一。

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上,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上海大学经济兼职教授

2021年8月2日

 

1

 

(陈新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