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答卷》迎来收官,张国立王雷倾情演绎“开山辟路”的奋斗精神

来源:中国网
2021-07-30 11: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漫漫征途,惟有奋斗。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品质。周五21:35,大型主题电视节目——别克《时间的答卷》将迎来收官之作。本期节目以两位共产党员的故事,讲述了“奋斗”的两种模样:

他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铁人王进喜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作为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吴孟超院士不仅右手食指严重变形,双脚的第二个趾头同样“默契”地压在大脚趾头上……回忆过往岁月,他深情说道“选择回国,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入党,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选择参军,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他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秉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念,在“未知的荒漠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从他们身上所见证的奋斗品质,跨越了时间、跨越了地域、,却在百年党史中,不曾褪色、不曾改变。

节目录制现场邀请到王进喜传记作者孙宝范、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海洋、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副馆长苏爱华;以及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吴孟超传》作者王宏甲,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副政委李国强,以及多位吴孟超老人的学生、同事,甚至被吴老救助过的患者也走进节目,从各自不同的维度还原英雄往事,如拼图一般,努力展现出英雄清晰且完整的一生。

王进喜以井为命,立志摘下“贫油”帽

1960年春,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供给无着落,吃和住都成问题,该怎么办呢?

节目中,王进喜传记作者孙宝范为我们介绍了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全队职工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人拉肩扛”奋战3天3夜,最终将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又是铁人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的池塘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这就是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除了棚内采访与档案资料相结合,节目中还利用影视还原了一段王进喜在大庆油田上的真实岁月,演员王雷带领观众进入历史情境,倾听人物内心的声音,生动塑造有血有肉、立体饱满的“铁人”形象。——在大庆油田的日日夜夜里,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在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他又不顾腿伤,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却昏迷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临终前,王进喜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纸包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几百元分文未动。王进喜说:“这笔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这句话有万钧之重,井是命、油是魂,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为党和人民做一辈子的老黄牛,他的精神是富足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舞台演绎的设计,当由演员王雷饰演的王进喜“穿越”到回2021年,隔着屏幕与大庆油田的1205钻井队职工展开了一次相隔半个世纪的问答,一次一个人与一群人的问答,充分诠释了“铁人”王进喜的奋斗精神如闪亮的火炬,照亮了青年一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大庆来到苏丹,再到伊拉克,漂洋过海,征程万里。钻井队实现了国内钻井累计进尺315万米的突破,相当于钻透了356座珠穆朗玛峰。如今,铁人精神的继承者们,都在奉献着青春,也享受着奋斗带来的幸福。

吴孟超卧薪尝胆,勇闯肝癌防治领域“生命禁区”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肝脏外科却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相关手术的成功率极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肝癌防治领域还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开始开垦这片“荒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副政委李国强回忆道:“曾经有一位国外的专家断言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世界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听闻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肝脏外科研究上,身高只有1.62米的吴孟超,却是一个世界巨人。从医70多年,他拥有自主创新重大医学成果30多项,创建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上万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他的“吴氏刀法”享誉全球,在世界医学界刮起了一阵“吴旋风”,日本电视台还曾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吴老整台手术的过程,甚至用特写镜头对着吴老师的手术刀拍摄,依然没有学会这精妙的“刀法”。

吴老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直把培养年轻人作为事业发展的根基。医院成立之初,他就开始为全国各地培养肝胆外科方面的人才。凡是到医院进修的,谁都可以去观摩他的手术,还可以和他搭台手术。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也是吴孟超的学生周伟平深有感触:“吴孟超院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他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患者的无私关爱,他的精神永远能给我们以鼓舞、鞭策和激励!”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直到2018年,吴孟超院士仍舍不得放下手术刀,一如既往地查房,一有空就翻阅并研究最新的学术资料,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完成三台手术。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傅晓辉回忆道:“吴老总是挑选经济条件差,病情最严重最复杂的病人来接手。曾经,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做,有人说万一失败了对名誉不好,吴老却笑着说,‘我不就是一个吴孟超嘛,名誉,那算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节目中所还原的影视场面令人动人,那是一次手术后,由著名演员张国立饰演的吴孟超院士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轻轻地对和自己搭档工作十余年的护士长说道:“如果哪一天我真在手术室倒下了,记得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到我一脸汗水的样子。”张国立老师为了和吴老的形象更为贴合,主动让化妆师给自己设计了白发白眉的造型,还努力还原吴老的口音,使自己更像鲐背之年的吴院士,从而观众在不自觉中走进吴老的内心世界!现实中,97岁的吴孟超院士在做完人生的最后一台手术后,在医院的走廊里做了许久都不愿离开,与他的学生周伟平医生聊肝胆外科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此情此景令周医生记忆犹新!

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吴孟超在长达七十余年的从医生涯里,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了90%。吴孟超的追悼会没有播放哀乐,播放的是震撼人心的《国际歌》。他是一位老师、一名医生、一位院士、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将永远记得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艰苦奋斗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两位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我们将感受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追求,还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既需要从点滴做起,也应该成为永恒追求。唯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期《时间的答卷》是电视人用心用情书写的一份“时代的答卷”,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阅读的答卷。今晚,让我们一起切身感悟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奋斗精神。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