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该停就停”也是一种应“极”能力

这一通知十分及时,当下,仍处于防汛的关键时期,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地铁更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7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主持召开视频会议时要求,“紧急情况下,除特殊行业外果断停工停学停业,对城市地铁、隧道等要有保障群众安全硬措施,宁可过一些,该停就停、该封就封。

地铁“该停就停”也是一种应“极”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7-30 05: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北京日报消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当车站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立即关停电扶梯、电梯等设施设备;调整闸机方向,引导乘客不要靠近积水区域;通知维修调度中心及排水集团,到车站出入口协助排水;安排安保人员到受影响的出入口值守并张贴通告。

这一通知十分及时,当下,仍处于防汛的关键时期,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地铁更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这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

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充分汲取近期发生的雨水倒灌事件教训,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对超设计暴雨强度等非常规情况下采取停运列车,疏散乘客,关闭车站等应急措施。当发生淹水倒灌等突发事件时,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应坚决停运。

很多时候,决策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往往是因为认知能力不到位,兼以侥幸心理作祟,总想着“这事儿不会闹大吧”“年年下雨,很正常”,结果一旦出事,悔之晚矣。以此次郑州地铁5号线事故为例,有报道披露,一位地铁负责人事后说,当时也没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还组织了备用列车上线运行,全力保障市民赶紧回家。

我相信,这番话中有满满的诚意。天降暴雨,路面上遭遇行路难,而地铁就成了回家的首选通行方式。但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包括城市管理者都会进入“想当然”的误区。以前没出过事,就一定不会出事吗?正常的巡检排查能够抵御极端天气吗?凡此种种,都有必要理清楚。

可以说,随着轨道交通越来越重要,安全防范需要应对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是一种考验,其他的安全隐患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毕竟,在一个人员流动性极大、聚集程度极高、秩序维护要求极高的环境中,管理者面临的考验相当严峻,必须打点起十二分精神全力应对。

7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主持召开视频会议时要求,“紧急情况下,除特殊行业外果断停工停学停业,对城市地铁、隧道等要有保障群众安全硬措施,宁可过一些,该停就停、该封就封。”

这里所说的“宁可过一点”,其实就是针对固有思维的一剂良药。在安全问题上,没有小事,也不存在什么“过一点”。此前人们常说,宁可万无一失,不可失防万一。这也是一种应“极”能力。

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切实落实安全措施,真正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底线,也是归宿。

胡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30日 03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