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27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7月16日以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和地区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据通报,截至目前,强降雨已致63人遇难、5人失踪,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强降雨揪心,强救援同心

河南省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17日8时至21日9时,该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全省各地市均出现暴雨,北中部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150.5毫米。其中省会郑州成为强降雨中心,17日8时至21日14时,郑州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461.7毫米,最大降水站点为新密市白寨,高达931.5毫米。此轮强降水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降雨强、降雨极端性突出等特点。郑州、嵩山、新密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20日16至17时郑州站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面对灾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紧急应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全力以赴,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行动,受灾地区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凝聚起了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力量。截至7月25日12时,参加本次抢险的救援人员已达5.6万余人、装备5900余台(套)。社会救援队伍投入201支、3021人,780台(套)装备参与抢险救援,完成救援任务726次,转移群众6100余名。

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泪目。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奔赴一线的忙碌身影、连夜驰援的奋战场景、战天斗地的救灾现场、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河南洪灾的爱心捐赠和赴豫救援队伍……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展现出中华儿女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体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激荡着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精气神。

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

防汛救灾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在国家防总工作组的现场指导下,河南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隐患排查,及时除险加固,备足应急抢险力量,全力备战下一个降雨过程。截至7月25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39个县(市、区)1464个乡镇1144.78万人受灾,已紧急避险转移86.19万人。

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扎实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河南自7月22日全面启动灾后消杀防疫到7月25日中午12点,仅郑州市就共消杀点位38416个,消杀面积476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居民楼院、垃圾中转站、公厕、游园、农贸市场、道路、工地、积水点、临时安置点、受灾村庄及养殖场等。

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经过这样严重的极端自然灾害,河南郑州等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破坏,火车停运、小区断电、地铁被淹、道路损毁、饮用水告急……洪水逐渐退去之后,灾害却并未走远,一系列问题难题还待解决。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次生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让被洪水冲击的地方早日恢复往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要抢抓洪水退去的最佳救援时机,统筹本地和全国驰援而来的专业化救援力量,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外界报道的被困人员发出的求助信息,需要相关方面给出专门的回应,在信息收集和救援行动上尽快作出统一而周密的安排。

灾害中断了城市系统的运行,交通物流、物资供应、基础设施都需要抓紧修复,要广泛发动各界力量,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加强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秩序。此外,水灾后卫生条件差,特别容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格外注意预防。

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在这次救灾中发挥了“奇兵”作用。在线上,民间救援组织和网友自发建立的《待救援人员信息》,将救助人员和待救援人员信息匹配,被救的人中有临产的孕妇、被困地铁的乘客,还有老人和孩子。在目前的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中,还要继续发挥好科技作用,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面对灾害,河南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七省救援力量紧急集结,有1800名指战员星火驰援,有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慷慨捐赠,只要我们守望相助、共担风雨、砥砺奋进,河南一定能战胜这场该省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自然灾害。

作者: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兼职教授 陈新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