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嵩山气象站输电线路中断后,他们行动起来

山上的电断了!

暴雨中的嵩山气象站输电线路中断后,他们行动起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23 13: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 山上的电断了!

7月20日,河南嵩山降水量打破当地观测史单日降雨纪录。暴雨中,位于嵩山之巅的嵩山国家基准气候站(以下简称嵩山站)面临着更多麻烦——输电线路中断。

电力中断,观测业务不能中断。嵩山站共有7人,此刻,站长刘伟斌和侯少锋、高建民、张友安、杨楠5人驻守站内,耿东锋驻守山下负责后勤物资采购,只有张岩一人在下山轮休期间遭遇暴雨无法到岗。危急时刻,平时各有分工的职工团结在一起,迅速启动汽油发电机,保障观测用电。

解了燃眉之急,还要考虑长久之计。由于暴雨仍在持续,电力一时还难以恢复,站内的汽油储备很难支撑太久。大家一合计,虽然外面还在下大雨,但仍然要马上运些汽油上山。

这并不容易。嵩山站海拔1178.4米,物资要从山脚下运上去,大半路程需要肩扛手提,平日步行也要花3个小时,更何况在暴雨中,原本可以通车的一小段路被雨水冲毁,物资输送的距离又延长了700多米。

然而,与眼下的困难比起来,更迫切的是后续业务需求:暴雨仍在持续,观测数据对后续的预报服务更弥足珍贵,绝不能中断。大家当即出动,找到两名挑山工,准备将汽油运送上山。

此时,山路情况不容乐观:降雨一直持续,小路随时有水流下,偶有裹挟着泥土的水流呈现深黄色,垫脚的石头十分湿滑。在部分路段,还发生了小规模的泥石流……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整整120升汽油分两批陆续运到站内,为支撑观测仪器运转的发电机续上了“一口气”。

电力之外,嵩山站的值班人员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水井被地表水灌满,水质无法达到饮用要求,只好让站内唯一的小净水器“超负荷运转”;屋顶漏水,需要不时有人清除积水。但在他们眼中,这些生活上的小小困难,都不能与维护观测设备的稳定运转相比。

“我更担心的,是他们的人身安全。”作为站长,也作为一名党员,刘伟斌坦言,面对前所未见的特大暴雨,全站职工表现出的团结与勇敢令他动容,“身处这样一个集体,是我的荣幸。”

7月21日下午,随着雨势减弱,嵩山气象站保障工作基本完成,供电恢复,气象数据采集、上传一切正常。

(编辑:王旭泉 邵冰琦)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