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严防死守”,多举措应对特大汛情

铁路部门“严防死守”,多举措应对特大汛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22 16: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受河南省特大暴雨影响,郑州至洛阳区间的郑西高铁、陇海铁路发生水漫线路、路基坍塌、设备淹水等情况,列车无法通行;途经郑州地区的京广高铁、徐兰高铁、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等线路的运输秩序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7月21日 中国铁路官方微信)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安全”始终作为铁路在发展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面对自然灾害,铁路交通运输部门自然是难以免受其难,铁路部门为了旅客的安全,对列车选择了停开、迂回或减速。虽然旅客的出行是大事,但旅客的安全出行更是大事。当前,防洪抗汛、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序展开,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强隐患排查,织密防护网络,才能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有效当好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坚强后盾。

严阵以待,织密织牢防汛抗洪的安全防线。越是遇到灾害,越是考量铁路部门凝聚力和执行力。针对上述情况,铁路部门已采取限速运行、中途站待避、停运等措施,确保列车安全;组织沿途铁路单位和干部职工向在途列车提供食品、饮水等物资,保障列车餐食供应。在自然灾害到来时,铁路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以“雨”为令,不分昼夜地做好旅客乘降和运输组织,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安排人员“死看、死守”遭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线路。还有铁路部门依靠科技力量开展防洪工作,运用“无人机+卫星图片”自动监测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获取铁路沿线2至3小时大风暴雨等天气预报;运用雨量监测系统、电子围栏等科技手段,密切监控铁路沿线设备状况和雨情变化,为防洪再加一把“安全锁”。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列车停运、晚点信息,让大家能第一时间了解列车运行的相关信息,并增加窗口为旅客退票改签,妥善做好服务工作,全力确保铁路汛期防洪安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当我们乘坐舒适的列车奔驰在祖国大地时,那些夜以继日奋战一线的铁路人,为了铁路的安全畅通,用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地守护着铁路运输安全,守护着旅客出行安全。目前汛情严峻,列车运行难免受到影响,面对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不便,也希望大家能够少些抱怨,多些宽容,共同营造和谐、美好、平安的出行环境。

(苏纪云)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