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专列,打造铁路旅游新引擎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7-22 11:14
2021-07-22 11: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开行红色旅游专列作为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抓住全国红色旅游需求旺盛的契机,增加客运产品有效供给,共开行红色旅游专列287列,发送旅客13.4万人。(人民铁道7月20日报道)

精心规划路线,创新旅游经营模式。铁路部门积极与地方联合,深挖管内红色资源,采用“旅游+铁路”的模式,将红色旅游同乡村游、生态游有机融合,打造红色旅游经营新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发挥出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百趟专列进赣州”“百趟专列进上饶”等红色旅游专列,把红色景区‘拧成了一股绳’,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助力“湘赣闽”地区红色线路成为旅游热点;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株洲至井冈山、韶山至井冈山等多款红色旅游专列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多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将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不仅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打造出红色旅游市场的多赢局面,既满足旅客红色旅游的消费需求,更促进了党史精神的薪火传承。

提升开行品质,打造移动党史课堂。红色旅游专列助推了红色旅游热,铁路部门在精心规划红色路线的基础上,还根据地区特色和群众出行需求,提供了温馨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学史环境。像长三角地区“南湖·1921”红色旅游专列,充分发挥嘉兴红船起航地的优势,车厢内设置红色书籍读书角。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红色太行”研学专列,将现场教学搬进车厢,瞄准学生群体讲红色故事、开展党史问答。红色专列,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元素的同时,不断提升开行品质和红色文化内涵,让旅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红色教育,在“寓学于途、寓教于乐”的行进中增强党史学习的热忱,在“移动的党史课堂”中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发挥路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凭借其自身优势,打破空间屏障,发挥着巨大的效能,既连接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连接着延安、遵义、百色等红色革命圣地。像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年·百色·百列”和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千山号”等红色旅游专列的开行,不仅有效衔接地区多处景区,推动地区旅游商品化、长效化发展,也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助推地区乡村振兴的增长点。红色专列将改革前沿的时代气息吹进红色老区的文化圣地,把中国革命的红色血脉注入中国经济发展,让绿水青山与高楼林立遥相辉映、党史教育与时代精神并驾齐驱。

一趟趟红色专列将革命老区“一线相连”,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别样的红色之旅,会让我们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何不坐上火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登上南湖的航船,感受惠风和畅;瞻仰延安的宝塔,铭记苦难辉煌;聆听井冈山的号角,多么慷慨激昂。(文/李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