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年5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就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指出,要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目标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任何时候,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与挑战,都必须要抓牢抓实教育事业。“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不断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教学工作,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要坚持改革创新航向。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当前,教育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短板,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必须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和关键性环节。要紧跟时代步伐,遵循教育教学特点规律,用新思路新办法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创新和有法有据相结合,将教育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出来。
要坚持教育为民导向。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大幅下降,越来越多“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立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整体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方位融合,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注入思想和行动力量。(曹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