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社6月28日的一条新闻,随着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昨天答记者问,又冲上了热搜。
这件事其实发端于一年多前。早在疫情刚在美国爆发时,彭博社就列了个“抗疫韧性榜单”,通过一些指标给各国的抗疫表现打分,比如接种率之类的。
这个榜单刚开始制作时,美国抗疫抗得稀烂,所以美国的排名比较靠后。后来美国有了疫苗,开始从倒数几名慢慢往前挪。再后来,6月28号那天,彭博社引入了两个有关“生活正常化”的指标,一个叫“航班容量恢复率”,指的是因疫情暂停的航班恢复占比;另一个叫“疫苗出行路线”,即是打了疫苗的人安全出行的路线选择多不多。
美国那种佛系抗疫模式,这俩指标能不高嘛!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两个指标引入后,美国飙升至榜单第一。
不知道彭博社是自己都没有料到这个结果,还是故意要烘托美国的转折,无论如何他们这篇报道的标题很耐人寻味:
“美国在疫情中令人震惊的转折”
笑料也好、讽刺也好,美国这顶“全球抗疫第一”的虚假王冠,是被美国媒体给戴上了。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科学精神的背叛。
第一,在去年抗疫中,美国当局表现出的无能,全世界有目共睹。一会封城、一会复工,来回摇摆;而且美国当局始终没能弥合国内撕裂的创伤,以至于连戴口罩的共识都无法达成。
今年虽然有了疫苗的加持,美国感染和死亡病例增速都有所放缓,但形势并不容乐观。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美国新冠总病例已经超过3300万,死亡病例突破60万大关。
美国人口占世界不到5%,感染人数却占世界的17%多,死亡病例占世界15%以上,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抗疫成功,说是“全球抗疫第一”更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美国号称“人权至上”,不知道彭博社的小编们如何面对那60万逝去的生命?
第二,美国媒体在排名上或许有自己的各种指标,但衡量抗疫成效,有且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生命。对不幸感染的患者,敬畏生命、调动医疗资源治疗;对受病毒威胁的易感人群,做好防疫措施,防止其受到传染,这才是人间正道。
引入所谓的“生活正常化”指数,从而提高美国排名,有点感觉像是在纸上先打几枪,然后以弹孔为靶心画靶子。这样的一个“全球第一”有多少意义?当然,美国在抗疫中确实有几项第一的指标,甩锅第一名、垄断疫苗第一名、以邻为壑第一名。
更何况,要说正常生活,早已基本控制疫情的中国人过得才是正常生活。生活回归正常应当是是基本控制疫情后的结果,而不应当是不顾汹汹疫情而强行采取的措施。让人顶着感染的危险复工,这种事也就美国干得出来。
观哥在别处看到条读者留言,很有意思,拿来做结尾:
“我的排名我做主,管他人民苦不苦。”
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