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一句话总结中国共产党治理特点: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12 21: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易立亚·奥蒂诺认为,一切政策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改革开放,保障社会稳定,同其他国家友好相处。中国倡导多边原则,主张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虽然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为战略对手,但赢得了更多国家的称赞。

1921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只有十几个人参会;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9500多万党员。

中国共产党过去100年的革命经历使它形成了这样一种治理模式:一切政策以人民为中心,精心设计,试点推广。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许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还使约8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成为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世界一流,在人工智能、医学研究、太空、水下探测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令人瞩目,这些都是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就。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二大研发支出国、第一大留学生和游客来源国、第一大互联网数据使用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占全球的45%。

当前全球仍在同新冠肺炎疫情进行艰苦抗争,而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了疫情。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率高达90%以上。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其最大优势就是具有自我调整能力。它与时俱进,任人唯贤,坚持理论创新,自主探索发展道路。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人民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础,重视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建立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致力于创造一个人人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社会。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要求坚决抵制错误腐朽思想,形成适应创新要求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为人民服务。

 

秉持以上这些原则,中国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领域加大投入,政府宏观调控得力,投资和贸易体系开放,治国理政高效,公共服务提供到位,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同其他各国友好相处的同时,社会包容性得以增强,对未来的愿景日益清晰。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经济社会进步正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的眼中,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战略对手,一个对西方价值观、西方经济和安全构成全面竞争的挑战者。

但中国坚定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坚持平等互利,把和平发展、多边主义和人类共同繁荣作为首要目标,赢得了人们的赞赏。许多国家将中国的崛起视为本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机遇,并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求借鉴。中国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就是一个例子。

“一带一路”倡议也是秉持同样的精神,欢迎所有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主张重新审视国际合作关系,让和平与发展战胜对抗与孤立。

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向外界宣示一个国家可以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也提供了一种让不同地区发展潜力得以释放的新型全球治理之道。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