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在河南 他们都说中

在河南高校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洲四海,肤色各异,除了样貌之外,和中国学生没什么两样,步履匆匆,追梦奋斗。5年的大学生涯,无名和同学们还不时外出寻访河南中医药文化,洛阳、开封、南阳、周口……这些中医药名城给无名留下了深刻印象。

留学在河南 他们都说中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21-07-09 07:30
2021-07-09 07: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在河南高校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洲四海,肤色各异,除了样貌之外,和中国学生没什么两样,步履匆匆,追梦奋斗。

他们是在河南的海外留学生,远道而来、求索知识,学习河南优势特色专业;触摸历史、体验民俗,感悟河南深厚文化底蕴;走读城市、探寻乡村,惊叹这片热土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他们有怎样的求学故事?他们对河南有怎样的感情?走近他们,一起聆听。

孟加拉国籍硕士吴梦颖:我在河南学“种地”

□本报记者李晓舒

进入火热的7月,不少学校已陆续放假。7月2日清晨,在河南农业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的实验室里,26岁的孟加拉国籍研究生吴梦颖,穿着整洁的实验服,坐在操作台前,正专注地将试剂注入4143号样本盒中。

孟加拉国的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因为人多地少,单产潜力高的玉米成为该国新兴的重要农作物。在中国读研的两年时间,吴梦颖一直致力于研究“玉米苗期轮状镰刀菌的抗性”,简而言之,就是尝试在基因和环境影响下,使玉米更抗病虫害,更能耐受恶劣的天气,以提高玉米作物产量,“我非常有兴趣研究玉米基因与产量的关系,希望将来能造福我的国家”。

实验室墙角的存放柜里,放满了实验样本。这些带着编号、冷冰冰的“透明盒子”,在吴梦颖眼里却是宝贝。“在孟加拉国,资源有限,遗传学专业及实验室很少,在这里,我能学到更多。”她说。

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通常需要三四年时间。吴梦颖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也因为繁忙的工作,两年来她从没离开过郑州,但好在她的丈夫刘孟林一直陪着她。

“我在孟加拉国读本科时,他是我的师兄。”吴梦颖看着丈夫,美丽的双眼弯成两道彩虹,“2016年他来河南农业大学读硕士后,每天都在网上给我讲美丽的中国和河南,还有学习生活中的趣事,我特别羡慕他,所以我也来了。”

刘孟林也是孟加拉国人,现在在该校林学院读博。“认真,能吃苦,也很有想法。”他的导师刘震这样评价刘孟林,“他曾跟我说,希望把中国的优质树种种到孟加拉国的土地上。”

“导师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的学习生活,同学也会在我有困难的时候竭尽全力提供帮助。这里的人非常热心、友好。”刘孟林说,“家人也很支持我们来中国学习,他们认为中国发展得很好。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在中国很安全,这让他们很放心。”

吴梦颖和刘孟林在学习上相互鼓励,生活中形影不离,是校园里的“明星夫妻”。

学习工作之余,夫妻俩会骑电动车去公园跑步、唱歌,和郑州市民一起跳广场舞。提起胡辣汤和烩面,刘孟林更是竖起大拇指,连连说:“中!”

穿汉服、买棉袄、看雪景、吃粽子、包饺子……来中国后,吴梦颖的生活有了许多新尝试,她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很珍惜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习的时光。毕业后我想留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为中孟两国的农业科学发展和交流作出贡献。”

赤道几内亚籍留学生阿米:做懂中国技术的工程师

□本报记者张笑闻

阿米今年29岁,来自非洲国家赤道几内亚,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业。7月5日,记者见到了阿米,性格沉稳、逻辑严谨,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方式,这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直观印象。

“我很喜欢河南,这里的文化、科技都令我着迷。”虽然中国话不甚流畅,但谈起在这里的生活,阿米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相较于同班同学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阿米的日常生活有些“枯燥”。实验室、教室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在开封已经住了3年,清明上河园他也只去过一次。“我想多学一些中国的,尤其是河南的水利技术,将学到的技术带回祖国,为我的国家作出贡献。”阿米坚定地说。

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丰富。两国建交51年来,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赤道几内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电站、医院、学校、公共设施等项目,为当地民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阿米的记忆中,中国人让他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便是吉布洛水电站。这座有着赤道几内亚“三峡工程”之称的水电站,坐落于赤道几内亚维乐河之上,是两国的能源合作项目,2011年竣工投产,承担了赤道几内亚国内大陆地区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电力供应任务。

这座水电站改变了阿米家的生活,也触动了阿米的内心。2017年,已大学毕业的阿米决心来中国学习水利知识。“将中国的技术带回家,守护好这座两国共同建起的水电站。”抱着这种想法,阿米几经打听,最终选择来到河南,在黄河之滨的开封开启留学之路。

“阿米学习颇为刻苦,来这里后没有回过一次家。”阿米的班主任沈冰说,“有11个留学生与他同一个专业,他是其中成绩最好的。”

在河南求学的这几年里,阿米没有去过什么景点,小浪底水利枢纽和洛宁故县水库是他为数不多参观过的地方。“看到这些水利工程,我内心特别震撼,中国的水利技术太厉害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阿米依旧记忆深刻,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技术带回国内”的决心。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今年夏天,阿米顺利毕业,即将成为吉布洛水电站的水利工程师。“将来除了工作,我还能在水电站做两国工作人员的翻译,为两国友好合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阿米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苏丹籍博士沙一杜:让苏丹人吃上河南面点

□本报记者沈剑奇

6月30日,郑州气温38摄氏度,干热无风,阳光直晒。来自非洲东北部国家苏丹的留学生沙一杜笑着说:“苏丹40多摄氏度的天气都没有这里热。”记者忍俊不禁,“原来,非洲人在郑州热哭不是段子啊!”一阵爽朗的笑声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沙一杜今年34岁,是河南工业大学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来河南之前,他在苏丹上本科、在兰州读研,专业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苏丹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46%,但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沙一杜说,这是他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原因,而该专业是河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

平日里,沙一杜早早来到实验室,制作面包、面条、饼干,研究其制作工艺和营养成分,和导师沟通交流。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沙一杜的生活有些单调。来河南已经3年了,还没到过少林寺。

“科研任务很重。”沙一杜声音不大,眼神却透着坚定,“河南是农业大省,有许多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听说中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都产自河南,我的专业方向是面制品,到河南学习是最正确的选择。通过与中国朋友的合作,苏丹农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毕业后我将回国,为苏丹食品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

沙一杜口中“与中国朋友的合作”,是目前中国与苏丹共同打造的农业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新模式。中国先后在苏丹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区等项目。特别是在苏丹建立国际芝麻科研基地时,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带领团队长期在艰苦条件下驻扎,于2018年选育出适于苏丹种植的高产新品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沙一杜不仅感受到国与国的相互支持,更体验到了人与人的热忱相待。

“看,这是我的好兄弟王聪,他在郑州大学读研究生。”沙一杜满脸骄傲地展示着他和这位河南朋友的聊天记录。刚到河南时,人生地不熟的沙一杜在地铁站不知道如何购票。看到焦急的沙一杜,王聪主动上前帮忙,还热心地询问他的目的地,领着他坐上地铁。“我特别感动。”沙一杜说,从此,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并经常相约踢足球。今年春节,王聪还邀请他到自己的家乡焦作一起过年。

被问及最喜欢的城市,沙一杜没有一点迟疑:“焦作。因为那是王聪的家乡。”爱屋及乌,这是两个人真挚的友谊,也是苏丹与中国、与河南不解的情缘。

德国籍留学生无名:洋学生成了“中医粉”

□本报记者张笑闻

“把手伸过来,我帮你号脉……”“你体内有湿热,是不是经常熬夜?平时要多注意清淡饮食……”两根手指轻轻搭上手腕,加上简单问询,片刻间,便将求医者的问题一一点出。而这位手法颇为娴熟的中医竟是一名年轻的老外。

7月5日,记者在河南中医药大学见到了这名洋中医。他叫无名,来自德国,现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留学。6年前,带着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想法,无名踏上了这片拥有5000年文明的土地。“与我的家乡是如此的不同。”对于中医这项传承了千年岁月的中国国粹,无名充满着好奇。

为什么要来河南学中医?

“这里是中医的发源地。相比于西方医学重视数据,中医更注重人体调和,这令我十分着迷。”无名的回答简洁明了。

这个90后德国男孩平时颇为腼腆,对自己的生活少有提及,但一讲起中医文化,却有说不尽的热爱,“中医太博大精深了,5年的学习,我也只学到了一些皮毛。”

甫至河南,无名的中医求学之路并不顺畅。“本来学中文就很有难度了,中医药材、穴位的生僻字更多。”无名坦言,刚接触中医课程,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很多,“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我完全听不懂。”

“文化差异没有阻挡无名的热爱,作为中医学专业唯一的留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克服语言障碍,成绩更是日益精进。”河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工办主任梁显森说。

5年的大学生涯,无名和同学们还不时外出寻访河南中医药文化,洛阳、开封、南阳、周口……这些中医药名城给无名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阳,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也是河南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无名拜访了向往已久的医圣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给中医学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虽是第一次到访,但让我感觉很是亲切,感谢这位中医先祖。”回想起那段经历,无名深有感触。

今年6月,无名刚刚结束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学习中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名欣喜地告诉记者,他已经申请到硕士课程,将跟着自己的中医导师继续深造。

“中国有句话叫‘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无名对未来有自己的考量,“一步一个脚印,我会尽自己所能,掌握中医药这门古老却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文化。”

(张馨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