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丨中国百岁农民话百年变迁

来源:新华社
2021-07-07 22: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他们是生活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百岁老人,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共同成长。他们历尽艰辛,目睹了中国从闭塞到开放的沧桑巨变;他们穿过百年,见证着中国在共产党带领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大业今年100岁,新中国成立前曾打过仗,他深深地记得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贫苦生活。他说,那时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住的也是茅草房。如今,楼房四处可见,宽敞平整的硬化路延伸到家门口,“生活好多了”。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有着“长寿之乡”的美誉,全县共计30多万人,生活着90多位百岁老人,最年长的超过110岁。

巴马位于大石山区,石峰林立,谷幽弄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受制于艰苦的自然条件,巴马所在的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巴马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突出位置。发展乡村旅游、开发长寿产业……一系列举措让这个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摆脱贫困,于2020年5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新中国成立后,黄祖新和陆凤梅喜结连理,一心重视教育,他们坦言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当地落后的教育条件,男女平等,家里的女儿全部都上过学,还培养出了一个大学教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让我们摆脱了饥饿和贫困”“现在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每每谈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1岁的黄祖新和爱人陆凤梅都竖起大拇指。

雷公根、艾叶……过去缺少食物的年头里,黄妈傲和其他村民一样经常找野菜充饥。回顾那段艰难岁月,105岁的黄妈傲感慨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想活得更久,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她摸了摸头,笑着说,“看!我最近又长出了一些黑头发。”

一个个不起眼的偏远山村,如今变成了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巴马百岁老人目睹的百年变迁,正是中国百年发展的有力见证!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潘强、朱丽莉

编辑:谈昦玄

鸣谢: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宣传部

新华社广西分社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