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内外兼修” 激发市场新活力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7-07 09:02
2021-07-07 09: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发改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5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39622列,运送货物354万标箱,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而仅仅5月份一个月,中欧班列就开行了1357列,运送货物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1%和40%。

古有驼铃声声,今有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自2011年运行以来,顺势而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越跑越快,越开越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带货王”。2020年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中欧班列也运行了一万多列。

中欧班列之所以能够跑出如此优异成绩,这其中有“外因”也有“内因”。

中欧之间有效供给,为中欧班列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中欧班列从最初开行数量不到20列发展到如今超过1.2万列,十年以来中欧班列满载而去、满载而归,西班牙红酒、荷兰奶酪、波兰水果等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国生产的服饰、小商品、医疗物资、茶叶等一系列“中国制造”在欧洲也越来越受欢迎。中欧之间供需两旺的热闹场面是导致中欧班列各项运行数据“一路攀升”的原因之一,作为一项国际公共产品,越来越来繁忙的中欧班列,也充分说明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在出入之间搭建起国内外经济贸易双循环的坚实桥梁。

中欧班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潜力巨大。作为一项铁路运输方式,中欧班列受天气、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较小,运输的稳定性较海运和空运要高很多。在时效性方面,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仅为海上运输的1/3,运输成本是空运的1/6甚至1/8,相比而言,中欧班列的运输“性价比”更高。另外,铁路货运碳排放量也相较其他运输方式要低很多,中欧班列的绿色环保符合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欧班列兼具“高效、便利、安全、环保”等特点,随着中欧班列网线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这支“潜力股”势必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欧班列越来越“受欢迎”是中欧之间供需两旺的“外因”所致,更是中欧班列发挥铁路优势和其自身特点的“内因”所为。作为跨大洲、跨国别、长距离、大运量的新型运输方式,中欧班列“内外兼修”,外贸朋友圈越做越大,一趟趟各具特色的中欧班列逐渐跑出了互利共赢“加速度”,跑出了开放发展“加速度”,有效激发国内国外市场新活力。(杜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