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7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昨晚11时5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载着我国东方红三号平台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天链一号05星腾空而起,25分钟后,星箭分离、太阳翼顺利展开,卫星在轨正常。该卫星由航天科技五院通信导航部抓总研制,既是天链一号系列卫星的新生力量也是最后一颗,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东方红三号平台“双收官”。
中继卫星系统是在地面用户与用户目标之间提供实时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的系统,各类低轨空间平台的效能倍增器、空间信息共享枢纽以及高效天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我国中继卫星通常部署于地球静止轨道,从高轨到覆盖中低轨道用户目标,属于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骨干基础设施,是我国航天力量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2008年4月,我国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中继卫星,2012年7月,我国初步建成空间段由3颗天链一代中继卫星分东、中、西三个节点部署“三星组网、全球覆盖”的基本格局,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中继卫星系统全球覆盖能力的国家。
随后,在2016年12月和2021年7月又发射了天链一代04星和天链一代05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中继卫星系统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目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了我国航天测控和天基信息传输能力。充分体现出天基信息网络覆盖率高、任务实效性好、数传能力强、效费比高等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中继卫星系统自建成以来,任务规模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先后为载人航天、中低轨航天器、运载火箭、舰船、航空器等多类型用户目标提供了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协同用户目标完成多样化任务,在维护国家空间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效能显著。
此次天链一号05卫星,是我国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收官之作。我国于1986年开始正式启动研制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该型号是我国第一颗面向全社会的民用卫星,实现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自旋稳定型到三轴稳定型的飞跃。特别是卫星公用平台设计思想的首创,大大拓宽了东方红系列卫星平台的应用领域。
截至2021年,我国一共成功发射了41颗东方红三号平台卫星,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中继等领域。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