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6日电(记者 张之豪)为向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献礼,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乌鲁木齐中心)塔里木河流域巴州北部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组在典型胡杨林退化区,经过接连数十个日夜鏖战,于6月30日顺利树立起塔里木河胡杨林区首个自然资源观测塔。
当日下午16时36分,在塔吊的引导下,20米的观测塔笔直树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首个自然资源观测塔在塔里木河下游普惠农场顺利落成,乌鲁木齐中心观测项目组以特殊的方式为伟大的党庆生。
这是全国首个在典型胡杨林退化区建立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台站,也是紧跟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排头兵”作用的重要举措。
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首座观测站是构建“西北内陆干旱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第一步。该站主要以典型乔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大气等为主要观测要素,集调查-观测-研究-示范为一体,重点观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胡杨林典型退化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蒸散发、土壤水分、水质、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气压、四分量辐射等参数。观测网络建成后为“十四五”期间本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支撑,为研究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资源质量、数量、变化规律等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自然资源部总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西北内陆干旱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塔里木河流域巴州北部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是国家“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部署在西北内陆的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的实施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西北内陆干旱区,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理提供科学可靠数据,为有效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奠定良好基础。
(张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