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郊诗云:“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贵州多山,山之高如黔东梵净,扶摇直上九天,云蒸霞蔚;山之大如磅礴乌蒙,蜿蜒起伏,层峦叠嶂;山之美如百里苗岭,层层梯田,风光如画;山之魅如黔北娄山,雄关漫道,可歌可泣。
山脉纵横的贵州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四大主脉构成,不仅孕育了独特的山地文明,还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为贵州生态游、康养游、民族文化游、山地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武陵乌蒙彰显挺拔个性
武陵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由湘鄂蜿蜒入黔。
傲居武陵之巅的主峰梵净山,位于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这座被喀斯特地貌地区包围的生态古岛,在历经14亿年的沧桑变迁,形成了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的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
梵净山
梵净山上,各种奇石众多,惟妙惟肖、妙趣天成。从天空俯瞰,有着最高峰之称的凤凰山,其山体雄浑,身姿巍峨,海拔达2570.5米;由板状变质岩层层堆叠而成的老金顶山势嶙峋,海拔2493米;晨昏之时,四周红霞遍布的红云金顶是其最为著名的标志性景点,若将视线由远及近,凤凰山、新金顶、老金顶以及连接彼此的山脊,鬼斧神工般勾勒出了一副仰卧的人形造像,被称为“万米睡佛”。此外,还有月镜山、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怪石奇景。
西部高耸的乌蒙山脉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连绵起伏的群山大气磅礴,山域内高峰林立:海拔最高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这里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野韭菜花带,是全国仅有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海拔2857.6米的坪地境内的甘山屋基大山,盘州市境内海拔2769米的牛棚梁子、海拔2854米的陆家大营、海拔2678米的黎山等,构成了一道道山地旅游景观。高耸入云的山脊之下孕育了北盘江、三岔河、六冲河、洛泽河、牛栏江等河流。
北接乌蒙山主峰,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三江口的万峰林,位于贵州西南部的黔西南州,有着全球分布面积最广的喀斯特山地,富集了喀斯特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等众多山地特殊地貌要素,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绝佳之地。
苗岭娄山散发人文色泽
中南部苗岭山脉横亘其间,因境内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形成了剑河八郎古化石、黎平天生桥、雷公山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作为苗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苗岭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森林资源丰富,大小田坝点缀其间,梯田美景数不胜数。依托苗岭最高峰雷公山形成的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雷公山山势雄伟、植被类型多样,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顶峰响水岩多级瀑布、响水岩山地水库,高岩大峡谷等景观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深受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的青睐。
娄山关
由西向东北斜贯贵州北境的大娄山山脉,呈现向南、东凸出的弧形,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天然屏障。
位于大娄山主脉脊梁上的娄山关,是一个沿裂隙溶蚀而成的隘口,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是出川入黔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6年前,红军长征的娄山关战役,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便成为全国游客景仰的革命纪念地。
坐落在遵义老城以北龙岩山上的海龙屯,巍峨险峻,是中国西南土司城堡的代表,其建于险峰之上,南北环水,下临深渊,前有铁柱、铜柱、飞龙、飞虎等关卡拒敌,后有双重翁城防御,建筑构造与山形完美融合,是中国古代“因山为城”的典型案例。
娄山关风景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既有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又有统治播州700多年杨氏土司遗址,毛泽东住址等各类建筑遗址,还有乌江渡、播雅天池、红花岗区、凤凰山、海龙屯、娄山关、天门洞、夜郎镇等景区景点。
众多宝贝孕育旅游资源
多山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17.6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2.5%。依托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贵州生态得以保存良好,生态资源愈加丰富,为贵州发展生态和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貌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贵州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贵州有高等植物10225种,其中有蕨类植物39科、157属、389种、3亚种和14个变种,主要为峨眉含笑、红豆杉、楠木等重要保护植物;动物则包括黔金丝猴、黑叶猴、云豹、黑颈鹤、雷山角蟾等。
万峰林
生物多样与生态优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必要因素,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近年来,贵州围绕武陵山脉、苗岭山脉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型各级别的自然保护地网络。
2017年,梵净山继荔波(中国南方喀斯特)、赤水(中国丹霞)、施秉(中国南方喀斯特)之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贵州成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据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冉景丞介绍,贵州至今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22个(其中国家级10个)、森林公园78个、湿地公园46个(其中国家级40个),通过这些保护形式保护了贵州90%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的生物物种。
因山地特征而形成的气候地域和垂直差异性,生态优良的山地贵州,在孕育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同时形成了立体的气候特征,这为贵州带来的不只是多山多水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旅游资源和避暑气候资源。
苗岭上的西江千户苗寨
作为山地资源馈赠,贵州避暑旅游资源可分为高山森林避暑旅游气候区、亲水避暑旅游气候区、喀斯特地貌避暑旅游气候区、民族风情避暑旅游气候区四大类。从水平分布看,贵州中部及中部以西大部分地区、北部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海拔较高地区,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为较舒适至舒适范围,全省约3/4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避暑旅游。
盛夏已至,贵州正以绚烂多彩之姿,备好凉爽宜人的气温,静候山外来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