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京沪高铁迎来了自己的10岁生日。迎接时代出卷,接受人民阅卷,京沪高铁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面对高质量发展开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道考题,做出的答案可圈可点、值得点赞。
考创新,“多个世界第一”很硬核。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以350公里时速和486.1公里时速保持着运营速度和运营线路试验速度两个世界最高纪录。位于江苏段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创造了股道最多、主跨最大、设计荷载最大、设计时速最快4项世界之最;全长165公里的丹昆特大桥摘取世界长桥桂冠。同时,京沪高铁还在中国高铁领域率先试行浮动票价、电子客票、互联网订餐和静音车厢等。勇立潮头、先行先试的进取气质值得肯定。
考协调,对区域要素融通起到引擎作用。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以这条钢铁动脉为依托,京津冀鲁皖苏沪4省3市的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有序流动。随着沿线24个高铁新城和高铁新区的崛起,产业聚集,布局优化,中国东中部的发展版图得以重构。
考绿色,铁路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工具。京沪高铁占地仅为高速公路的1/2,每年减少碳排放约为200万吨。以中国高铁3.7%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中国高铁9.3%、全国铁路6%的旅客发送量。
考开放,敲响中国高铁上市第一锣。京沪高铁最早迈出中国高铁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步伐,2014年以来连续实现盈利。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铁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曾经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铁路企业,以自我革新的姿态,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历练淬火、强筋健骨。
考共享,体现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京沪高铁开通10年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单日开行旅客列车最高达到666列,单日最高发送旅客达到79.8万人次。最快350公里时速和最短4分钟的发车间隔,对于沿线7省市约3.8亿人口意味着,跨越中国南北方的出差可以当日往返,年轻人追梦的脚步可以放得更开,两地分居的爱人可以过上同城生活,在北京上海打拼的工薪族可以选择在沿线城市安家大幅减轻购房成本等等,这样的幸福感是真真切切的。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型重大基础设施,高铁是实至名归的国家名片,京沪高铁是这张名片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奋斗永无止境,赶考总在路上。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期待中国高铁对标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考出更好成绩。
(韦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