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伦敦6月25日电 近日,《金融时报》刊登文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攻击和抹黑,观点严重偏颇。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致函该报和作者本人,进行严厉批驳,以正视听。当地时间6月25日,《金融时报》刊登使馆发言人批驳函的主要内容。批驳函的全文如下:
6月17日,吉米欧先生发表文章《中国如何变得与沙皇俄国相似》,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制度进行诬蔑抹黑和无端攻击,影响十分恶劣,令人强烈怀疑文章背后的政治意图,有违你报作为国际化大报的报道水准和公正客观的职业操守。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她带领中国逐渐摆脱了积贫积弱、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困境,挽救国家民族于生死存亡之际。党的百年历史,是党领导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辉煌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她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因而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带来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的减贫目标。中国8亿多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将更加紧密团结、更加奋发有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习近平主席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都有权也应该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任何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都应专注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同时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与各国互学互鉴,吸收别国好的经验做法。固守意识形态偏见,始终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其他国家制度道路指手划脚,只能暴露狭隘和落后的思想,与开放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