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宁夏“两晒一促”第四站青铜峡:塞上耀明珠 秀美青铜峡

2021宁夏“两晒一促”第四站青铜峡:塞上耀明珠 秀美青铜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24 09: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飞跃巍峨耸立的牛首山,穿过美景如画的十里长峡,探寻神秘莫测的108塔,仰望气势恢弘的楼阁檐宇。黄河岸边,稻花香里,贺兰山下,

处处诗意,遍地物华。这里,是塞上明珠青铜峡。

1958年,全国几万名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建成新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结束了宁夏2000多年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历史。如今,滚滚黄河顺流而下,涌入千年古渠灌溉,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古渠流润,千年一脉。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发轫于此,纵横交错、密如网织、惠泽至今,这里32万亩富硒耕地,每公斤土壤含硒约0.27毫克,奠定了高端有机大米得天得厚的种植条件。

产自宁夏引黄灌区精华地带的大米,蕴藏着青铜峡人对故土的悠悠深情。插秧季的叶盛镇地三村,勤劳的人们满怀喜悦,把嫩绿的秧苗插入充满希望的水田,期待着秋天再次相遇。

灌区田园,精耕细作。在青铜峡,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四季轮回、应季而收。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地三大米就被列为宫廷贡米,自此“地三贡米”名扬天下。青铜峡大米颗粒饱满、口感油润、芳香四溢,堪称“米中极品”。

贺兰山阙,藏兵古城,四季风呼啸而过,孕育出的紫色精灵,幻化成独具神韵的佳酿。每一瓶产自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都蕴藏酿造者的精致与用心;每一口果香馥郁余韵悠长的回味,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融合。浓郁的宁夏风味、独特的青铜峡风土,荣获巴黎、布鲁塞尔、品醇客等国际各类大奖,让这张紫色名片在贺兰山东麓产区分外耀眼,令世界葡萄酒界刮目相看。

连绵起伏的山,奔腾不息的河,日暮朝阳,花开花落,都在这片土地上各自安好。这里是乡愁归宿,舌尖天堂,装满一座城的烟火气。这里有城市的繁华热闹,也有黄河之滨的悠闲惬意,是安放心灵的家园。

一城山水,遍地华彩。如今的青铜峡,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在这片热土,一代代青铜峡人,以勤劳、汗水和智慧,盘活山水,耕耘幸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夺目光彩。塞上耀明珠 秀美青铜峡我在黄河边等你!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