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跨京广铁路斜拉桥“华丽转身” 刷新三项世界纪录

2021-06-23 07: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跨京广铁路信阳编组站转体斜拉桥“转身前”

  跨京广铁路信阳编组站转体斜拉桥“转身中”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蔡君彦李鑫通讯员韩喜萍陈永创文记者许俊文摄影

大道如虹行开阔,长路畅通写辉煌,革命老区信阳迎来一桩大喜事!6月22日上午,由中铁大桥局承建、采用转体法施工的国内最大曲线段独斜塔斜拉桥——跨京广铁路信阳编组站转体斜拉桥实现“华丽转身”,随着总重近两万吨的桥体顺利完成顺时针转体74度,标志着打通信阳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全线贯通,此次转体也刷新了曲线钢箱梁斜拉桥三项世界纪录。

近两万吨庞然大物空中转体

“今天,我们迎来了信阳新十八大街南段贯通工程跨京广铁路信阳编组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在转体施工观摩会上,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响代表施工单位做汇报发言时激动地说。

据介绍,跨京广铁路信阳编组站转体斜拉桥,是信阳新十八大街南段贯通工程中最重要的关键控制性工程,2019年12月9日开工,用时14个月完成大桥的主体施工。该桥采用双向不平衡独斜塔斜拉桥结构形式,共跨越编组站20条铁路股道,钢箱梁长300米,曲线半径为1000米,桥面宽43.858米,塔高86米,最大不平衡力矩达29000吨·米,结构受力形式极为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极大。

此次转体施工有啥特别之处?几个数字可见一斑:本次转体施工总吨位近两万吨,主梁最大悬臂长度145.5米,转体主梁总长291米,转体角度为顺时针74度,相当于让近15节高铁车厢长、2220余头非洲象重的“大家伙”,以每分钟转动1度的速率在空中缓缓转动,转体的误差还必须控制在5毫米之内,挑战可想而知。

“本次转体是首次采用独斜塔曲线钢箱梁斜拉桥转体,本桥转体施工总重量、悬臂长度、主梁总长都刷新了曲线钢箱梁斜拉桥的世界纪录。”李响说。

“我宣布,新十八大街南段贯通工程跨京广铁路转体斜拉桥开转!”上午9时40分,随着信阳市政府副市长翟晓宾大声宣布,转体施工正式开始。

艳阳高照,天空湛蓝,从观摩台上望去,“庞然大物”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体,在60多名施工人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通过两台1000吨的连续千斤顶、通过牵引索实现转体。上午11时26分,转体顺利完成,并精确完成转体对位。闻听喜讯,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共同庆贺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记者现场采访时注意到,施工围挡外的信阳市平桥区台北城上城小区内,众多男女老少顶着烈日,伸长脖子望着大桥转体。“我从头看到尾,心情特别激动!”48岁的李勇告诉记者,施工以来他就天天关注工程进展,眼瞅着大桥一天天长大、建成、转体,“都盼着呢,道路修好后肯定能大大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节约不少出行时间。”

精品工程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信阳市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京广、宁西两条铁路和浉河将信阳城区隔断,影响城市的快速发展。为打破交通瓶颈,让这座革命红城焕发新的活力,信阳市政路桥工程PPP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由中铁大桥局参与投资、独立承建,包含新十八大街南段贯通工程,新五大道下穿京广、宁西铁路立交工程,跨浉河二号桥工程和浉河公园步行桥工程四项内容。

其中,新十八大街南段贯通工程是豫南地区首座高架桥,是打通信阳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全长6.12公里,双向6车道,南起国道107,北至南京大道北,由地面道路和“高架+地面”的快速路形式组成,跨越10条道路、1条河流、1条铁路、1个铁路编组站。项目包括跨京广铁路转体斜拉桥、跨宁西铁路钢构转体桥、春晓路跨浉河钢管混凝土拱桥、连续梁桥等多种结构。

涉铁施工的跨京广铁路转体斜拉桥、跨宁西铁路钢构转体桥,被该项目工程部部长潘兴称为两个“转体弟兄”,这两处既是安全风险最高的工程,也是技术攻关的难点。

早在今年5月13日,跨宁西铁路钢构桥顺利完成转体。此次跨京广铁路转体斜拉桥实现转体,标志着打通信阳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全线贯通,为打造信阳市政精品工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背后,离不开项目部的精心谋划组织,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精心打造,以及能工巧匠们的高科技护航。比如,由于斜拉桥是塔柱倾斜3度、总重量近2万吨的不平衡转体斜拉桥,对决定着转体成败的球铰的安全精度要求非常严格,挑战非同一般。在滑道和球铰安装过程中,项目部利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和高精度全站仪精确定位,采用“坐标法”和“十字线对中法”复合安装精度,保证了球铰安装的各项指标都在规范要求内的最小误差。

据介绍,横穿市区的信阳市政路桥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缓解中心城区穿越铁路的交通压力,加强老城区与开发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全程出行时间至少节约1个小时,助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革命老区人民造福。

(张馨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