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

“中老铁路”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21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老铁路最后一座隧道——全长9.5公里的景寨隧道于近日贯通。至此,中老铁路全线167座隧道全部贯通,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中老铁路作为友谊的连心之桥,两国官方与民间通力合作不断建立互信互助、共享共赢,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由中国段、老挝段组成,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这条连通两国的铁路将让工农业原料、成品贸易往来,旅游、留学等人口流动以及技术交流都搭载上了铁路这一条“快速路”“致富路”,为老挝对外交流、经济发展、人民过上好日子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面对“拦路虎”,亮出“科技剑”。建设单位克服了隧道地质构造复杂、软岩大变形、突水突泥、高压涌水、高地温、岩爆以及雨季材料运输不畅等重重困难,特别是面对景寨隧道这一最后的“拦路虎”,中国建设者亮出“科技剑”,以过硬技术降服隧道“变脸”难题,保障了中老铁路各项建设进度如期高质量推进,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建设整个东南亚铁路网有着重要意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老铁路是绿色环保的生态之路。铁路部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全力打造西南地区绿色长廊创新示范工程新标杆,将中老铁路玉磨段建成路景融合、一站一景的“绿色长廊”。这些都为铁路建设坚持绿色发展、高品质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同命运,共呼吸。随着中老铁路建设捷报频传,给两国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不仅彰显了中国之力量强大,更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未来,中国铁路必将勇往直前,充分发挥铁路自身优势,运用绿色技术,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两大方面,串联起更多国内外经济圈,争取以更低的资源占用或消耗,更小的环境污染,完成更多的运输量。

(何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