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有这样一个“另类”的餐饮品牌:
远看像美术馆,近看像咖啡店,走进去才发现是一家湘菜馆;
每家门店都设有画廊,挂着一幅幅名家真迹;
疫情间连开多店,开出12家直营店……
它的名字叫“时间仓”。
01文艺范儿+咖啡香,吸引到第一批顾客
2010年,第一家时间仓在长沙开业。
选址在一个独栋的木质小楼,门口烘咖啡豆的机器全天工作着,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驻足闻一闻咖啡香。
进去之后,墙上挂着一幅幅艺术家作品,角角落落落落摆着工艺品,宛如美术馆。
餐厅卖的却是大众熟悉的湘菜,只是更精致和清淡。
饭点做中式正餐,闲余时间卖咖啡下午茶,湘菜馆与咖啡馆的有机结合,使时间仓吸引了一大批的文艺年轻人。
当下餐厅趋之若鹜的“全时段经营”,在十多年前,在时间仓实现了。
02每家门店都是一座小型美术馆
时间仓的每家门店,都设有专门的画廊,墙上挂的作品不是工业印刷品,而是名家真迹,并且平均每个月都会更新一次。
如何做到如此庞大数量的艺术品供给?
在长沙颇具名气的前行美术馆正是时间仓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前行美术馆合作艺术家的作品得以定期展览在时间仓。
时间仓着力于打造艺术氛围,不但在餐厅做植物造景,店里的摆设点缀也拒绝塑料和人工,全部用鲜花或干花,让顾客感觉到门店呈现的植物生命力的质感。
所以除了传统意义的餐饮生意,时间仓更像是一个给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聚集的空间,享受美食之后,满足艺术感的精神需求。
03细节既要雅,又要贴心
餐厅的绿化造景和一年更新10-12次原创作品的艺术画廊,是时间仓传递给顾客的“雅”。
在细节处的贴心处处彰显对顾客的洞察和尊重。
大厅相邻的沙发椅子特别设计高度高过头顶,保证顾客的隐私,让顾客有安全感;两个背靠的沙发之间有一拳以上的距离,挪动和进出时不会打扰到后面的顾客。
餐厅的音乐是特别筛选的,服务员上班第一件事是检查音响和播放音乐,如果音响出现问题,在时间仓是报急修的地位,维修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场。
每张桌子都有一个呼叫铃,顾客需要帮助时按铃即可。避免顾客站起来找服务员或大声呼叫服务员的情况出现,在他们看来,这些这都是影响餐厅整体氛围的大事情。
04招牌菜由顾客选出,一道菜卖了12年
时间仓的招牌菜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只是定下了做清淡湘菜的大方向,分类也是根据大家所熟悉的凉菜、热菜、酒水等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有几道菜是顾客桌桌必点的。
比如一道青椒紫苏煮鳜鱼,紫苏入菜,是湖南特有的风味,当地人看到即可会意,这是湘菜,外地人尝到,也会对那独特的味道印象深刻。
还有一道擂椒土豆片是时间仓开业第一天就在的,一直延续了12年,是时间仓与老顾客传达情谊的秘密媒介。
所以时间仓的招牌菜是由顾客用舌尖来投票,在菜单第一页的最上部设置“口碑推荐”一栏,根据顾客的点单情况和大众点评推荐菜排行设置菜品,完全用数据说话,用市场来反馈经营。
05菜单兼具实用和美感,像杂志一样读下去
时间仓的菜单,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主题。
初拿到时间仓的菜单,是初夏,清清凉凉的配色,让人一下子感受到夏天的气息,里面还有一篇篇关于夏天和美的文字。
(时间仓夏季菜单)
“我们希望这本菜单像杂志一样,兼具美感和功能,可以让顾客读下去。遵循‘品牌介绍-菜品总览-重点菜品图文-美学图文’这样的顺序设计一本菜单。
(菜单的内文)
菜单的风格一个季节一换,切合每个季节的特点。比如夏季就会呈现出清凉和光阴的元素,等到其他季节又是另一种风格。”时间仓总经理张静说。
(春季菜单内容)
06不打扰到“第三人”的服务
当“过度服务”被行业诟病时,许多同行提出了“不被打扰的服务”。
很多人理解“不被打扰的服务”,是顾客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不去打扰。
在时间仓,“不被打扰的服务”有另一层的涵义。
除了适时服务,还延伸到了服务时不打扰旁边的人。
比如顾客到来时,跟顾客问好说“你好”,需要与顾客目光对视,轻轻说一声“你好”,而不是大喊一声你好,打扰到他旁边的其他人。
时刻优雅和提供专属感,是时间仓的服务要旨。
“以绅士淑女的态度为绅士淑女们衷诚服务”,是五星级酒店丽兹卡尔顿的座右铭,也是时间仓遵循的服务精神。
结语
在餐饮行业,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大众化餐饮做连锁,一种是极具特色和情怀开单店。
在时间仓这里,却看到了餐饮个性化与连锁的统一。
外在呈现是艺术的时变时新,内核考验的却是中高端餐饮的运营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