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谷车站,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目前,该车站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这是前往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要塞,中老铁路建成后将更好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融入建设。(《科技日报》6月16日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以正确的利益观,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宽阔路径和精准的坐标方向,这也是中国人民给人类未来的完满答卷。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无论是援建和携手共建,都是以维护发展初衷和理念。对于“中国制造”,在中东欧各国增强国际声誉和竞争力,优化盘活相对饱和的相关产业链、降低进出口运营成本、通畅物流运输通道、扩大业务范围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了长效缓解。中国铁路带动城市、经济圈融通发展、缩小了地区文化差距、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城市圈“造血”功能、加速沿线各地经济发展,满载丰收的硕果、运来了新的希望和丰盈的种子。
“想要富,先修路”,纵观近代历史,相较空运、水运和公路运输,铁路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便利的交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正是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络的驱动、催化,城市圈经济影响力得到最大释放,拉动三大产业联动发展能效越发突出。相对贫穷、滞后的非洲国家来说,铁路是最迫切的需求和完美的选择。在对非洲朋友的基建援助下,“守着金山穷日子“的情形正在改变,恢弘的交通发展史翻开新的一页。
如今中国高铁影响力已拓展到了亚、非、欧、美所在的大洋彼岸、开辟了崭新天地,中国铁路以其运营总里程达12.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高,位居世界第一。高铁产业链、产能带动合作伙伴发展起来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和丰厚的产品,比如像出类拔萃中车车辆、文化旅游,“公益慢火车“和高铁文创等等,承前启后,必将不断造就国人引以为荣为和骄傲的新品牌。
让中国铁路更好成为国际交流通道,通过交通建设的辐射效应让更多的特色产业走出国门、更坚定更稳地走向世界,和海外朋友心手相连、共创美好已经从蓝图走向现实,中国铁路正张开钢铁臂膀拥抱世界,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阔步向前,携手奔向锦绣前程。(刘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