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电网”为三大千亿级产业链赋能 | 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助力贵州数字经济抢新机

  5月14日下午2点,在恒力产业园西北侧,南方电网员工正在新安装的110千伏车载式移动变电站上精心调试。  作为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路者,南方电网公司在去年即发布了数字电网白皮书,全力支持贵州电网建设数字电网、提供数字服务、推进数据决策。

“最强电网”为三大千亿级产业链赋能 | 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助力贵州数字经济抢新机

来源:贵州日报 2021-06-11 1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贵阳贵安在“强省会”红利下再“扬龙头”,签下33个“苏商入黔”项目,瞄准三大千亿级产业链——数据中心、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跑出“数谷”产业集群超常规发展的“加速度”。

南方电网公司立足“数谷”区位特点,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着力提升“获得电力”水平,以“最强电网”为三大千亿级产业链赋能助跑。

跑出“电力加速度”

5月19日,在贵安新区7000亩省级重大项目现场,千余名建筑工人正紧张地施工。这是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布局西南地区新材料制造中心的关键一步,智能化产业链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260亿元,解决15000人就业。

“从签约到开工仅52天,首条生产线预计7月就能建成投产。”提起“贵安速度”,恒力集团副总经理乐军是赞不绝口。

这其中,就有“电力速度”的一份“功劳”。

5月14日下午2点,在恒力产业园西北侧,南方电网员工正在新安装的110千伏车载式移动变电站上精心调试。

“这个移动变电站,能满足目前数十个车间高端纺织生产设备24小时连续生产的用电需要。”现场监理的电气工程师张秀成说,该项目50天就完成了平时9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5天完成了3条架空电力线路迁改拆除和新通道勘测设计;一个月内新建投运10千伏供电线路近20千米……这些都创下了贵安电力施工的最快纪录。

“‘电力速度’必须跑赢‘贵安速度’!”这便是电网人的铮铮誓言。

其实早在2019年1月,贵安供电局便成立了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变单一服务为整合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用电解决方案。除了恒力集团,贵安新区投入运营及在建的23个重点数据中心都享受到了电力先行、快跑的服务。

用足“电力大数据”

在“数谷中心”贵安有近300万台服务器,为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大数据支撑。

数据一旦毁损,后果不堪设想。“大数据企业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不断推进电网的数字化。”贵安供电局党委书记吴建国语带铿锵。

作为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路者,南方电网公司在去年即发布了数字电网白皮书,全力支持贵州电网建设数字电网、提供数字服务、推进数据决策。

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在南方电网统一大平台下,拓展建立了能源互联网运行控制、计量自动化监控、基建信息管控“三大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生产运维、市场服务、电网规划“三大数据库”,为企业提供24小时即时响应的“数字化”服务。

“正午用电负荷怎么可能只有1130千瓦?”一次,队员邵倩文在能源互联网运行控制平台上,监测到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工地用电负荷减少了三分之一。她判断,有供电设备“闹罢工”了。

随后,立即通知客户经理与华为项目施工方了解情况,后经现场检查,故障出自工地一台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端因用电负荷过重被烧坏,队员们积极抢修损坏设备,不到50分钟就解决了故障。

当好“企业电管家”

“将电力服务范围延伸到客户厂房、车间、工地,看到他们发展壮大,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有着金牌管家之称的队员李强说,在他看来,服务队扮演着双重角色。对外,代表南方电网服务客户;对内,则代表客户,协调各专业、各领域提高效率,帮助客户提升竞争力。

李强是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的专属“电力管家”。原先,他只负责维护检修企业厂房以外的供电设备,现在已经延伸到客户自己的柴油发电机等客户产权电力设备,包括客户配电室高压、低压设备义务巡诊以及一些零部件的更换等。

类似李强的服务队队员还有很多,也在各领域为企业管好电力这个“家”。

正是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置身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主战场的主人翁意识,“忧企之忧”的客户思维,让投资者选择贵阳贵安,不仅放心、安心,更舒心、暖心。

吴建国说,大数据是贵安的名片,这张名片属于在贵安的所有企业。下一步,云上贵安“电力服务队”将继续深耕服务数字化,切实把“解难题、办实事”办到各类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心坎上,让贵安新区的发展“用电无忧”。

(段超木 任玉梅)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