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唐彬森:互联网精神本质是产品为王人才为本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6-10 17:02
2021-06-10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8-10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召开第二十一届年会。百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学者齐聚亚布力,以“大变局下开新篇”为主题,共话企业未来发展之机遇与挑战。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作为新锐企业家代表受邀出席,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题演讲《用互联网精神而不是互联网思维来做好产品》,围绕元气森林和新消费行业的发展现状分享了一些他的洞察与经验。

元气森林唐彬森:互联网精神本质是产品为王人才为本

唐彬森认为,中国市场目前并不缺少消费能力,缺少好产品、好服务。用“互联网精神而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把消费产品做好,对用户好,就一定会有回报

就国内消费产业发展现状,唐彬森认为:当前中国的高铁、电商平台以及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均已是全球最先进水平,平台经济进入过剩状态,中国消费产业需要好的产品、好服务。目前,中国消费产业发展依旧以国际品牌为主导,本土品牌中缺少世界闻名的消费巨头。元气森林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现状,由此应运而生,并以做好产品为原则,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饮料界的一匹黑马。

如何做出好产品?唐彬森认为“互联网精神”必不可少。互联网精神并不是近些年各行各业照搬的各种“互联网思维”,比如分销裂变、私域流量、免费模式等这些表象概念,它的本质是对产品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对人才的极度尊重

首先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唐彬森表示,做好的消费产品,不应先去考虑成本因素,更应关心用户喜欢与否,这也是元气森林与传统饮料品牌的最大区别之一。在元气森林内部,曾经花了500万生产出一批产品,但因口感体验并未达到预期,进而直接全部销毁。而在原料选择上,元气森林同样不计成本。元气森林是全行业第一个大规模使用天然甜味剂的饮料品牌,其成本比市面上其他饮料所用的人工甜味剂要贵50倍,其口感跟蔗糖的口感最为接近。

其次,互联网精神的底层动力是对人才的极度尊重。唐彬森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密度,饮料这一传统行业难以实现大的变局。消费品公司应学习互联网公司,借鉴其人才标准来吸引人才。元气森林特别重视人才吸引,采用与互联网行业相同的激励方式,与员工共享发展收益。同时,唐彬森也十分看好消费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包括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会开始选择消费行业。

其实,无论是对产品的极致追求,还是对人才的极度尊重,都不是互联网公司首创。只不过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秉持贯彻这一理念,得以让自身闪耀世界,生生不息。中国互联网公司以其实践验证了“人才”、“产品”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下都是核心竞争力,它不应是互联网企业独有的“互联网精神“,更应是任何一个行业、企业在发展中都应遵循的不变真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