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输入法方言保护计划入选人民日报《中国文创典鉴2020》

2021-06-10 10: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创典鉴2020》对外发布。该书聚焦2020年具有文化创意属性的作品、产品、行为、事件与模式。据了解,编委会从500余个案例中甄选100个优秀文创案例,分析经典文创案例背后的文化基因与创意理念,揭示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作为方言与文物创新联动的典范,讯飞输入法联合苏州博物馆探索人工智能方言保护新形式入选该典鉴案例。

云图片

2020年中国文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国风”、“国潮”的兴起,文化科技融合,引领起大国文化自信。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讯飞输入法与苏州博物馆一起探索“用姑苏软语传承千年文化”的方言保护新形式,将苏州方言与馆藏文物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我AI说方言”小程序来聆听由方言专家朗读的标准苏州话,并且还可以跟随专家的发音一起跟读。通过创意结合,把博物馆内藏品更好展现在大众面前,一方面能让大家更直观感受到藏品的历史感,另外一方面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苏州文化的无穷魅力。

云图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此外语言还是一个城市或一片地区的符号,保护方言是对多元的社会文化及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尊重。从另一个侧面看,语言文字在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起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讯飞输入法“方言保护计划”以语音采集为切入点、以AI技术为支撑点、以语言文化为着力点,助力方言保护和传承。上线三年多时间,累计800万人参与,合作伙伴超过110家。截至目前,方言库收集150万条方言,贡献人数超过74万,在讯飞输入法APP上实现23种方言语音识别、3种少数民族语言识别,完成11种方言合成以及2种方言翻译。《典鉴2020》收录的此次合作,通过AI技术让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化,用“润物以声”的方式使非遗文化“活”起来。即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近当代年轻人,为全国做出了先行示范。

云图片

这部《典鉴》所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蕴含了文化背景、创意理念的案例,还集合2020年国人的集体文创记忆。编委会点评道,“近年来,不断有各界人士呼吁保护方言,认为其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此次跨界联动,借助方言讲述文物历史的形式,就像保护以苏州话为载体的苏剧、评弹和昆曲那样,激发大众参与方言传承和保护的热情,增强了苏州市民对苏州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人工智能技术留下多彩乡音,动员方言母语者、语言爱好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到方言保护公益行动中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交流,这也可以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案例参考。”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讯飞输入法号召大众参与“方言保护计划”公益行动中,强化非遗保护意识,巩固非遗保护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非遗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