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宁夏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柏森在6月10日举行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宁夏奋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宁夏,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10 11: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宁夏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柏森在6月10日举行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宁夏奋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在宁夏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000亿元、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稳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三年保持85%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四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宁夏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指标被生态环境保护部综合评价为优,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十三五”国家考核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气象异常变化、沙尘天气大幅增加、地表水国考要求从严从紧等因素,宁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4月份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宁夏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同比下降11.2%,表明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6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全部实现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同比下降3.8%、细颗粒物(PM2.5)下降20.9%、二氧化硫下降11.1%、二氧化氮下降6.9%、一氧化碳下降23.5%、臭氧下降5%;只有优良天数比例(未剔除沙尘)为74.6%,同比减少9天;2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Ⅲ类以上良好水质达到75%(15个),黄河干流宁夏段6个国控断面保持Ⅱ类水质,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81.8%(9个),13条主要入黄排水沟入黄口水质均保持在Ⅳ类及以上。

宁夏始终保持攻坚力度、延伸攻坚深度、拓展攻坚广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地域全时段全过程推进“四尘同治”,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完善机动车全防全控监管制度,全区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624台、老旧车辆24670辆。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城乡污水“五水共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工业园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便、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六废联治”,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分类管控和开发监管,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区土壤环境总体清洁安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疫情以来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近7500吨,做到了日产日清、安全处置,坚决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宁夏出台污染防治率先区实施方案,制定“十四五”生态环保 “1+7”规划,实现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完成生态环保机构垂管改革,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形成一体化管理体制;健全区域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沿黄市、县(区)跨界水环境污染预警处置机制,实施环保网格化监管,形成精准化监管体系;创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定污水处理厂地方排放标准,建立黄河宁夏段干支流及入黄排水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组织实施排污权交易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市场化政策体系;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健全完善公众监督举报机制,建成生态环境展示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民化参与体系。(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