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们100岁的样子,突然就不怕老了

近日,中国日报外籍记者采访了广西长寿之乡的四位老人,一起来看看百岁老人身后的百年峥嵘。

看到他们100岁的样子,突然就不怕老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09 14: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前如果你们来我家,我不会坐在这里跟你们聊天的,早就跑到山里躲起来了。怕是土匪或者来抓兵的啊!” 罗有福说。

老人今年103岁,在属于他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里,国家曾一度积贫积弱,社会动乱不堪,时代给他留下的烙印是:见到陌生人来村子里就要跑。在他们身上,不仅能看到旧中国的影子,更能感受到他们对当下美好生活的喜悦。

广西有不少像罗爷爷一样的百岁老人,他们与党和国家同步成长,用一辈子的时间见证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中国日报外籍记者采访了广西长寿之乡的四位老人,一起来看看百岁老人身后的百年峥嵘。

 

罗有福

103岁

103岁的罗有福老人常被村民称为“00后”,他每天六点多就起床劳作,犁地、砍柴、酿酒、上山找野菜……

老人日常生活十分注意健康:饮食定时定量,爱吃药食两用的野菜、肉相对少。除劳动外,他也经常做腰和腿脚的锻炼。即便100岁了,他也可以轻松爬上自家的三层楼梯。老人心地善良而且开朗乐观,精神矍铄的他非常乐意与人攀谈。

摄影/石睿鹏

“以前我们这里穷苦的人,被迫去挑重担、做苦力,承受不了,有的死在半路,都回不了家。现在我们国家老人都有养老了。你说还不好吗?”

李的密

103岁

李的密1918年出生,是一位非常有气质,又十分热爱劳动的老人。平时,她喜欢穿一套蓝靛瑶妇女套服,蓝、黑、红、黄、白相间的服饰显得很有精神。

虽然按照巴马农村的传统,老年人通常是“60岁不当门”,意思是60岁以后就可以不用承担家里的责任了,劳动也力所能及即可。但是李的密老人仍自己养了几头猪。

摄影/石睿鹏

当人们问道:“您老都100岁了,还天天做工,不感到辛苦吗?”

李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劳动人民,做工是天经地义的,不感觉辛苦。”

黄祖新

101岁

黄祖新老人1920年出生。虽已是世纪老人,他仍坚持自己种菜喂猪、编竹篮、挑担种地,家中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他小时候,中国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作为长子,从小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摄影/石睿鹏

“一技在手终身富有”是老人常常教导子女的话。

无论是编背篓、打家具、还是建木架房,他样样都做得精巧耐用,十里八乡的木架房基本都是他建的,他是县里远近闻名的木工和蔑工。

邓成

91岁

邓成老人原名廖熙隆,1930年出生。作为一名革命烈士后代,他从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熏陶。

中学时期与中共凤山地下党建立联系,负责协助传递信件与情报。邓成年轻时曾多次参加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

摄影/石睿鹏

1950年,邓成同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部队当战士,后担任凤山县久文林场顾问、凤山县长等职。退休后,他仍不忘初心,继续投身于公益和红色教育。

四位目睹了时代变迁的百岁老人,用自己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乘风破浪,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中国共产党用100年的时间,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