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09 14: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1年海洋日主场活动在青岛举办

中国日报6月9日电(记者 赵磊)6月8日,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军等出席相关活动。

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通过这一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社会各界进一步提高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树立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张占海在致辞中表示,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部门之一,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提高全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绩的工作。

张占海指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奋力谱写海洋事业发展新篇章。

主场活动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所、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签订了中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交易协议,并发布了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倡议书,共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蓝碳生态生态系统,推动基于蓝碳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主场活动上,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通过短片《人海共生 自然北海》,展示了近年来北海局在海洋生态调查监测、保护修复方面的成绩,现在整个北海区生态家底初步摸清,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各项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完成,北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逐步建立。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通过小视频,展示了东海区滩涂湿地、河口、海湾、海岛和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展现了东海区在保护珍稀生物有中华鲟、中华白海豚、文昌鱼、南麂列岛贝藻,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等所做的工作,展示了东海局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所取得的成绩。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通过视频短片《关注和守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介绍了我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南海珊瑚礁分布情况,指出现在瑚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压力,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和守护珊瑚礁。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主题为“保护海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第13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竞赛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本专科学生及社会公众,旨在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更好地利用海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辑:王旭泉 潘一侨)

(赵磊)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