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顾亚奇:短视频、直播成为传统文化和艺术信息的流动加速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6-02 11:40
2021-06-02 11: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抖音联合举办了“短视频、直播与生活美学”论坛。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在现场发布《艺术生活影像力:短视频、直播构建大众生活美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抖音作为短视频、直播平台,降低了影像内容创作的门槛,让原本高度专业化的影像内容创作成为大众日常。大众在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并以点赞、转发、评论等形式实现互动的过程,就是在集体创造当代生活美学的过程。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短视频用户规模8.18亿。《报告》认为,技术进步影响着影视领域的各类实践,也成为了以影像构建大众审美和生活美学的新驱动。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到今天的短视频、直播,影视艺术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和接受形式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顾亚奇看来,视听技术变革对信息及艺术的生产、触达带来的变化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视听产品帮助传统文化和艺术信息流动提速,以抖音为例,“DOU艺计划”就是戏剧院、博物馆、展览馆吸引公众的重要入口之一。其次,短视频与直播内容更加人本化、人文化、日常化,例如疫情期间,抖音等平台上正能量的、带有烟火气的用户自发内容即是佐证。最后,顾亚奇认为短视频与直播作为新兴影像艺术实践,为专业研究大众生活发展变化的人员提供了良好素材。

1622602844427022.jpg

图为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顾亚奇在“短视频、直播与生活美学”论坛演讲

对于短视频、直播的未来发展,顾亚奇认为互联网产品应持续打造面向未来的内容生态。影像内容除了为观众提供愉悦感、审美感外,更应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硬动能”。例如在乡村振兴方面,抖音发起的“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就是产品发挥全屏高清、融合音乐的特征,为乡村打造文旅品牌、促进增收提供新工具。

公开报道显示,为拓展垂类优质内容、提升平台整体内容品质,抖音近年先后发起了关注地方文旅发展的“DOUTravel计划”、关注知识普惠的 “DOU知计划” 、关注青少年成长的“青椒计划”、关注全民阅读的“都来读书”和关注全民美育的“DOU艺计划”。其中,“DOU艺计划“得到了中央美院、导演王潮歌等数千个专业艺术机构和个人的响应,引发了行业的跟随,开启了内容行业的审美升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