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研讨会探讨释放大湾区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发展潜力

由中国日报和香港恒生大学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与创意创新研讨会今日在香港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研讨会探讨释放大湾区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的发展潜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01 19: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6月1日香港电 由中国日报和香港恒生大学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与创意创新研讨会今日在香港举行。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日,是中国日报在创刊40周年之际,与香港恒生大学第二次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创活动,旨在讨论香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遗产和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为研讨会作特别致辞,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香港恒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谭国根、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日报亚太分社社长兼总编辑周立致欢迎辞,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香港设计总会秘书长刘小康、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吕达文、香港恒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设计系助理教授莫健伟、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王俊亿,以及德玺见萩品牌创始人邢莉莉发表专题演讲并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在现场交流。(中国日报记者邓永安 摄)

陈百里指出,特区政府会继续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深圳及其他大湾区城市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深化在各方面包括创意产业的合作,透过政策创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为香港市民及各界缔造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何顺文在致欢迎辞时呼吁香港业界珍惜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和机遇,跟进大湾区的规划,借此机会与湾区城市加强合作,将香港的潜力释放出来。谭国根表示,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将文化遗产重新创作、重新应用、重新发现中间的艺术元素,业界将尽力发展新学科,以配合中国和亚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周立提出大湾区的文化建设需要面向世界、面向科技和面向人心,大湾区世界级的城市群也应具备相应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在研讨环节,刘小康以深圳南头古城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政府推动下的文化事件对古城活化带来的积极影响。他认为南头古城项目重现了古城的历史,提升了深圳城中村活力,推动设计创意未来。同时,这样的项目可以重建深圳与香港的文化关系,策动深港文化合作,实现文创地区性甚至国际性发展,确立南头在大湾区发展中的发言权。

研讨会现场。(中国日报记者邓永安 摄)

吕达文认为,建筑是一种特别的文化形态,它既是文化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传承,就必须要有创新。他以深圳龙华书城为例,认为它不仅是一个文化载体,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他呼吁香港的建筑师们将成长过程中的香港文化和内地传统文化相结合,投身于大湾区的无限可能性中。

韩望喜指出,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正以创意设计为支点,提升整座城市的创新内涵,并以国际视野长远眼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而香港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意之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双城合作。

王俊亿表示,在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旅游是有潜力的。近年来文化遗产项目大量出现,但很多新的项目缺乏游客体验及设施支持,同时面临一些不恰当商业活动的威胁。

邢莉莉通过民艺香云纱谈到了可持续的设计和文化,她认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未来的善意和守护。她相信,传统文化结合创意创新可以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嘉宾们表示,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很多的共通性,香港应充分抓住大湾区的巨大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扮演好“引进来、走出去”的角色。而大湾区作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湾区,也作为中国文化创新的新引擎,应该保持经济发展、创意创新和文化保护这三方面的平衡,加强沟通与协同合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5月31日的首日研讨会中,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学者们聚焦构建大湾区文化和创意枢纽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编辑:富文佳 徐锟)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