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福建燕子窠生态茶园: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

【中国有约】福建燕子窠生态茶园: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6-01 10: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5月30日电(记者 李欣 潘一侨) 5月27日,“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2021年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福建站走进武夷山脚下的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进行参观访问。燕子窠生态茶园位于南平市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是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也是福建农林大学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和生态茶园建设技术集成的主要示范点之一,茶园实行无化肥无农药的管理模式。

科技特派员让科技之花在田间开得灿烂

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刘国英是南平首批科技特派员,在这里已经工作22年了。他告诉记者,科技特派员覆盖南平所有的乡镇。主要教农民如何提高产量,如何来提高品质,进而来提高茶农的效益。还有一些新的技术、设备、机械,这些也都需要科特员向茶农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可以使茶产业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茶农遇到的一些科技上的瓶颈,更有效地达到解决的效果。

科技种茶让生活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杨文春是燕子窠生态茶园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 “我们原来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茶园,廖红教授来了之后告诉我们茶树生长需要多达14种以上的微量元素。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她教我们在茶树之间套种大豆,因为大豆的根瘤能够固氮。等到10月份我们就种油菜,因为油菜是最好的氯肥。”现在说起茶树种植经,杨文春俨然成为了一位专家。

杨文春提到的廖红教授不仅改变了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种植方式,也改变了整个武夷山的茶叶种植生态。2016年,依托当地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团队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开始了一场给武夷岩茶带来重大改变的试验。

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手段,给杨文春和他的茶园带来的是更加环保、效益更高、品质更优的种植方法,也让农民的收入大幅提升。当问及杨文春生活出现什么变化时,有句话让记者记忆深刻,他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从普通的茶米油盐酱醋茶提升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状态。”

“茶香”减碳 未来可期

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杨文春提到,之前老的茶种植方式是碳亏欠的,知道如何科技施肥之后,现在是碳盈余的状态。杨文春告诉记者,中国的茶产业非常大,希望这套科学种植的模式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去运用。

记者所看到的燕子窠生态茶园,目之所及都是青绿色的一片,漫山遍野的茶树。据了解,仅在武夷山地区能叫得上名字的茶就有上百种,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茶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同时茶产业的发展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绝佳阐释。

(编辑:刘世东)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