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毛”大幅减少,其中有“小蓝瓶”的功劳
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郑超实习生杨雪情
天气越来越热了,高大挺拔的绿树矗立在路旁或河边,遮住火辣的太阳,为行人带来清凉。然而,这样的“大功臣”,为什么会被插满“针”,为何不能让其自然生长?
近日,郑州有热心网友反映称,在郑东新区的沿河游园里看到“打针”的树木,感到心疼的同时表示非常不解。
其实,这些所谓的“针”(“小蓝瓶”)是杨柳絮抑制剂。除此之外,还有“输液袋”和“大插瓶”,均为了给树木补充营养,而正常生长的树不需要使用。
“小蓝瓶”是杨柳絮抑制剂,市民不必过分担忧
河南商报记者来到龙湖公园,看到了网友反映的同款“小蓝瓶”。
在粗壮的杨柳树树干上,插有3到5个不等的“小蓝瓶”,远远看去,树干一圈被“小蓝瓶”围起来,就像刚刚做完手术,也难怪网友会产生误解。
“这些是杨柳絮抑制剂。”郑州新发展绿化管养运营有限公司养护主管谭宏领介绍,这些“小蓝瓶”在飞絮期结束后开始使用,每棵树打药后,次年可减少约70%的飞絮。具体一棵树上使用几个“小蓝瓶”,要根据树木的胸径来决定,每5厘米对应1个。
自2018年开始,郑州市下大力气整治杨柳飘絮问题。经过3年的治理,今年,郑州城区基本告别飞絮,“白毛毛”大幅度减少,这其中就有“小蓝瓶”的功劳。
该公园的杨柳絮抑制剂,基本是在5月5日左右打上的,等杨柳树把瓶子里的药都吸收完,就可以取下来了。一般来说,这个周期约20天。
谭宏领表示,在抑制剂拔下来后,养护人员会对树木的插口进行消毒,然后填充愈合剂,“整个流程都是科学规范的,并不会对杨柳树的生长产生影响。”
选购抑制剂、人工打药、后期维护……算下来,平均一棵树花费约50元。据介绍,该公园今年共计为3800多棵杨柳树打了针,总花费近20万元。
输液袋是大树的“营养快线”,有公园今年为此已投入7万元
在某种程度上,树与人的成长很相似,都需要用心培养、耐心呵护。
正常生长的树木当然比较省心,但当树木长势偏弱、缺乏水分时,“输液袋”就派上用场了。
走进中心园区,谭宏领指着一棵银杏树上挂的袋子说,“这就是营养养护剂,平常我们也叫它‘输液袋’。其组成成分主要是水和一些微量元素,主要用于新移栽的或营养不良的树。”
苗木移栽时,常常会出现缺水的现象。一方面,养护人员会对其进行修剪以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输液袋”进行补水,里面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新栽种树木根部的发育,帮助它尽快实现“自力更生”。
而对于一些营养不良的树木,“输液袋”可以很好地帮其补充多种营养,帮助树体快速形成大量健壮的毛细根,促进其恢复健康。
谭宏领介绍,为了降低养护成本,养护人员会自己买原液进行配置,一袋的成本约为3.5元,而一棵树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考虑到每棵树的胸径不同,平均每棵树需要打4袋,也就是14元,“今年,我们大概对5000棵树使用了‘输液袋’,等第二年树势恢复强壮,就不再使用了。”
粗略计算,为帮助树木恢复营养,该公园今年投入了约7万元。
“大插瓶”是营养界“王者”,主要用于银杏、枫树等“娇气树”
除了“输液袋”,还有一个营养界的“王者”,即树势激活专用插瓶,养护人员通俗地称其为“大插瓶”。
“大插瓶”的主要成分除水和微量元素以外,还包括一些激素,可以迅速打破休眠,激活细胞,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使树体快速形成大量毛细根,生发新芽,并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提高成活率。
“现在不是植树的季节,但出于栽植树木的需求,才采取这样的方式。”谭宏领表示,“大插瓶”主要用于大型苗木的弱树复壮,比如银杏、乌桕、枫树、栾树等养护要求较多的“娇气”树种。
因“大插瓶”的成本较高,一瓶为30元,因此使用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今年,龙湖公园约使用“大插瓶”500瓶,每棵树用1瓶即可,每棵树最多使用两瓶,使用时间在一周左右,根据效果再决定后续使用情况。
具体到郑州全市,这样的“大插瓶”有多少呢?
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各公园、广场等地栽植需求不同,全市数据暂未统计过。
据介绍,龙湖公园的树木栽植面积为386万平方米,因宽阔的湖面、茂盛的树木、整洁的步道,成为周边居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平日里,也会有人对树木上的“瓶瓶罐罐”感到好奇,养护人员便会耐心解答。
“就像给杨柳树打‘节育针’,刚开始大家会感到质疑,而持续做下去,当大家明显感到效果的时候,有些误会不攻自破。”谭宏领表示,郑州现在已经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照顾好每棵树,就是对荣誉最大的维护。
(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