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今天,C位属于你们

新华全媒+|今天,C位属于你们

来源:新华网 2021-05-29 21: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对黄旭华来说,重到“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重到年过九旬仍不愿退休,誓要再干好多年……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一批人挑起这一重任,黄旭华就在其中。

1987年,上海一家杂志刊登了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杂志寄给了远方的母亲。

时针转动,我国迎来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潜到水下数百米深,危险程度可想而知。黄旭华决定,亲自随艇下潜。

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由她领衔的军事科学院科研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进展均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2020年1月底的武汉,医疗物资不足,医护人员紧缺,人们对新冠病毒认知有限。

陈薇带着任务,来到武汉。

人民健康,是陈薇心中最大的牵挂。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40年坚守,刘永坦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早在1991年,刘永坦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时,很多人劝他“功成名就、见好就收”,但刘永坦却说:“这还远远不够。”

为让新体制雷达走出实验室,刘永坦带领团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终于找到解决方案,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