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2021年底将得到普遍落实

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介绍了《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2021年底将得到普遍落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7 22: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7日(记者:曹音)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介绍了《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到2021年底,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承诺制度得到普遍落实,将公证业务执业区域分类推进放宽至省一级,公证办理难繁慢的局面明显改观。

他指出,优化公证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便利人民群众生活、促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司法部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文件,近日将以司法部名义正式印发。

据悉,目前全国共有公证机关2942家,公证员13620人,每年办理的公正案件大概1300多万件,主要涉及赠与、继承、合同履行、融资担保等民商事活动以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方面公证事项,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可以说,公证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谈到进一步改进举措,熊选国透露,到2025年,公证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跨省同办”、“全网通办”公证事项明显增多,公证利企便民体系更加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基本解决公证办理难繁慢的问题,公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公证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他表示,司法部也将规范和精简公证证明材料,提升公证服务能力,推进公证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共享,强化公证行业监督管理,并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深化改革。

在回答“群众和企业申办公证依然会遇到证明多、材料多”的问题时,他说,公证作为司法证明活动,既要严格执行公证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如何让群众更方便,用其更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公证服务。

“考虑到公证服务的特点,要保留合理的证明材料,避免为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明事项出具公证书,也要清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少或减轻当事人的负担。”熊选国说。

比如,这次《意见》中就要求全面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也就是说,公证需要哪些证明材料要实行清单制,坚决清理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凡是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能够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验的证明材料,不得让当事人重复提供,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熊选国说。

“我们将梳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高频公证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清单,在今年8月底向社会公示。8月底之前,司法部、公证协会将把这些高频使用的公证事项所需要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向社会公布,以后要适时动态调整、增加。”他补充说道。

(编辑:富文佳 许聃)

(曹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