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收官 现实题材已成网络文学新红利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26 13:55
2021-05-26 13: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5日,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阅文集团举办了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现场,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李伟长,阅文集团男生内容中心总编辑李晓亮,大赛获奖作家卓牧闲、推敲夜僧等四位嘉宾出席现实题材创作沙龙,围绕“让现实题材创作照亮中国梦”主题展开讨论。

本届大赛参赛作者达到了19256人,参赛作品总数21075部。最终眉师娘的《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获特等奖,令狐与无忌的《与沙共舞》获一等奖,鱼人二代的《故巷暖阳》、和花潘的《致富北纬23度半》获得二等奖,另有9部作品获优胜奖。

伴随着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的举办,网络文学不断拓展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边界。作为阅文集团男生内容中心总编辑,李晓亮在首届大赛时就担任了负责人。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现实题材和网络小说是相对割裂的,许多现实题材并不能为作家带来收益,而随着越来越多作家参与,好故事越来越多,优秀作品得以进入IP开发环节,甚至被国家图书馆典藏。直至如今,“好看的故事跟伟大的精神实现统一”,现实题材也有了很大市场。对此,李伟长表示强烈认同,“如果以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作为分界,以前网络文学是玄幻为主,之后现实题材的内容不断地增长,极大丰富了文学生态,已成为网络文学新的红利。”

此次大赛的参赛情况也充分表明,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视角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参赛作家也在持续更新迭代。除了踊跃参与的老作者们,更多成熟作家以及网文新人的加入,也让现实题材创作变得越来越丰富,讲述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变得越来越生动和立体。 “更多专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才可能让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变得生机勃勃”,李伟长表示。

凭借《洋港社区》获得本届大赛优胜奖的卓牧闲是阅文集团大神作家,参与过历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他表示,现实题材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把握时代脉搏,能体现出时代精神。而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卓牧闲认为,网络文学创作在遵循历史脉络的同时选取一些具有可看性的材料构建戏剧冲突很重要,“一定要故事先行,以故事打动别人,这是不管创作任何文学题材作品都应该秉持的创作态度”。

推敲夜僧以西南联大为背景创作的《刚毅坚卓的他们》成为大赛举办以来首部进行漫画改编的作品。她表示,创作平台应想办法去鼓励更多的作家创作现实题材,每年举办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就给了作家很大的鼓励。更多作家参与创作,为IP开发提供优质素材,才能够诞生更多现实题材的动漫、影视剧,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据了解,阅文集团已经连续举办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评选出了数十部优秀获奖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和影视改编市场青睐。其中,《复兴之路》《大国重工》《朝阳警事》《明月度关山》等十几部作品已经相继签约实体出版,多部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影视改编方面,《韩警官》《相声大师》《投行之路》《生活挺甜》等十余部作品也已正式签约了影视改编。

目前,第六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已经拉开序幕,随着现实题材作家梯队的不断壮大,获奖作品的品质不断提升,阅文集团也提供了更全面的IP拓展计划,帮助现实题材作品实现内容和IP价值最大化。而随着网络文学逐步“沉下去”,更加贴近现实和主流,并通过IP开发被推向更广阔的受众,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所承载的中国故事,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最佳注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