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优势产业“链”出创新后劲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红色基因就开始在衡阳工业发展的血脉中流淌。“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立,给衡阳电子信息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衡阳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成为推动衡阳现代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金钥匙。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优势产业“链”出创新后劲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5-24 0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红色基因就开始在衡阳工业发展的血脉中流淌。新中国第一套重力选矿机、第一台环境噪声检测器……一系列的“衡阳制造”让衡阳成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衡阳的工业总值占湖南省的28%,在湖南省工业领域一骑绝尘。

今年一季度,衡阳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5.8%;工业增加值增长1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实现内联引资项目305个,实际到位资金155.23亿元,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时代新活力。衡阳市工信局产业链联席办主任周炜明表示,衡阳全市重点瞄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生态绿色食品、汽车、生物医药等14条优势产业链,积极“搭框架、摸家底、挖典型”,认真推进各项工作。今年一季度,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0.1%、47.9%;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23个,居全省第二。

“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立,给衡阳电子信息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衡阳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成为推动衡阳现代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金钥匙。”富士康科技集团衡阳园区外联总监雷鹏深有感触地说,产业链的建立还帮助该企业有效缓解了招工难、物流成本高等难题。

据了解,衡阳市对14条优势产业链中的531家企业进行了认真调研,高标准制定了产业链企业资料台账,确定了2021年及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突破方向和工作举措,初步完成了产业链发展规划编制。市委市政府通过强化援企倍增支持,开展“援企服务 助力倍增”专项行动摸排各产业链问题需求396个,已解决222个。

目前,衡阳市正以链长制为新起点,不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提升产业链的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推动14条产业链由“短”变“长”,由“弱”变“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麟 谢 瑶)

(刘 麟 谢 瑶)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