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齿轮助力“祝融”在火星“爬坡下坎”

小齿轮助力“祝融”在火星“爬坡下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3 19: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3日电(记者 赵磊)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祝融号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这一切离不开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的支持。没有它,火星车就如断线的风筝。

这次为“天问一号”保驾护航的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由航天科工所属航天江南群建精密公司承研。

如果将“天问一号”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这架“马车”忠诚的“马车夫”。

在此次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其中夹角调节用减速装置、离合器机构用减速装置各2台。该装置不仅体型小,而且重量轻,每台约重250g。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地貌,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

“天问一号”7-8个月的漫长旅途中,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要在空间和体积的严格控制下,满足高强度冲压、极寒高温等多方面的苛刻要求。这对产品的材料和性能提出了考验。

重重困难也要“使命必达”,项目团队花了整整半年时间,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火星条件下产品所承受的瞬间冲击、零件润滑和耐磨、材料硬度等多道难关,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一刻也不敢慢下来”,从正式接到项目,到模样验收,研制小组夜以继日全力以赴,比原计划提前了近3个月。

无条件拒绝产品毫厘之差。在团队成员看来,只有每一道工序都通过有效验证,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他们通过设计制作不同的加工工装,根据现场加工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减少机械加工对变形的影响。在热处理方面,通过反复多次试验,找出变形规律,找到变形最小参数。技术人员为使产品性能达到要求,一个产品就要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试验,最终确定工艺方案。

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认识一个新的事物就是试错的过程,航天却不给你很多机会去试错。”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贺志斌坦言。

借助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项目,群建精密不仅在航天产品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越,多项新技术在国内首用于空间项目,同时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新工艺的使用。

(赵磊)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