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臣:收获满满的贵州少数民族写生之旅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19 12:15
2021-05-19 12: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至5月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俄罗斯列宾美院名誉教授韩玉臣,深入贵州黔南写生。这是他继内蒙额济纳旗和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之后,第三次专注少数民族风情的采风活动。

黔南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韩玉臣的老朋友、著名画家李向明在此已经生活了四年,倾力打造了声名远播的荔波洪江国际艺术村。韩玉臣此行目的地,就是洪江村。

大山深处的洪江村,群峰耸翠,溪流环绕。首先引起画家兴趣的是村边的青石拱桥和古老的水碾房,韩玉臣的第一幅写生就是以此为背景,模特是村里的布依族女歌手韦慧利。

韩玉臣写生现场

古朴的石桥,别致的板房,葱绿的稻田,质朴的布依族形象,让韩玉臣激动不已。他支上画架,不顾旅途劳顿,便开始构图、起草、铺颜色。洪江村虽然来过不少画家,但村民亲见画130×85cm这么大尺幅的人物写生还是第一次,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就在这样的特殊氛围中,韩玉臣完成了第一幅作品。

距韩玉臣画画不远有一户人家,主人是位87岁的老阿妈,脸上布满皱纹,双手骨骼粗大,她成了韩玉臣的第二个模特。

布依族有婚丧嫁娶全村人相聚吃流水席的习俗,村口一户人家门前支着两口铁锅的厨房,就是这种民族特色的标志之一。韩玉臣决定以此为背景,让老阿妈倚靠在厨房的柱子上,身后是锈迹斑驳的铁锅和熏的黑黑的砖墙,生活气息极为浓厚。写生时,韩玉臣着力刻画了老阿妈饱经风霜的形象和厨房的老旧灶具,连不锈钢锅盖的质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布依族老阿妈

随后几天,韩玉臣又画了《织布能手周会珠》《搬砖盖房的吴应勤》酷像画家凡高的《村民周文信》等四幅写生。

瑶山乡距离洪江30多公里,紧邻国家4A风景区小七孔,居住在那里的白裤瑶,民风更为原始、纯粹。韩玉臣无暇游览景区,一头扎进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瑶族古村落——懂蒙,走门串户随机捕捉形象,又画了三幅写生。

第一幅《退伍老兵何家山》是韩玉臣一进村发现的,当时这位老人正在家门口编竹篓。经过交谈,了解到老人75岁,当过三年兵,除种地外,靠编织竹制品补贴家用。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庞,勤劳灵巧的双手,令韩玉臣感动。于是,他让老人原地不动,继续编竹篓,自己站在那用画笔用颜色为老人塑像。为体现瑶族民俗特点,他将老人黑色的头帽,肥大宽松的白裤,门头上的吉祥物全部植入画面。

退伍老兵何家山

第二幅《瑶舍前的罗大妹》,是韩玉臣转山寨时觅到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场景。茅草搭的门楼,竹子编的院门,竹竿围起来的菜园,原木色的板房,在一缕阳光的照耀下,乡情浓郁,充满生机。为了表现瑶族妇女的黑色白带头饰,蓝底彩色百褶裙,韩玉臣让壮硕的罗大妹悠闲地侧靠在门柱上。这幅用了三个下午完成的150×80cm的作品,人物形象典型,光感对比强烈,堪为绝美的瑶寨风情画。

瑶舍前的罗大妹

手织蜡染是保存至今的贵州少数民族工艺,懂蒙瑶族妇女人人都是行家里手。为了表现这一特定题材,韩玉臣利用画画的空隙时间遍走农户,终于找到一个光线、布局、人物三者俱佳的写生场景,借助临时架起的照明,用了一天时间完成了《织布的瑶姑》这幅作品。

织布的瑶姑

水族是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保留其民族特色较好的山江寨,距洪江村只有十几分钟车程,为了如实刻画水族人的风貌,韩玉臣先后在那里呆了5天,画了4幅写生。

《老房的女主人》和《山江水族美女》,均是以一栋传统的水族居家为背景,妇女的黑色头冠,蓝绿色圆领宽袖短衣,胸前的银饰,灰黑色的老旧阁楼,通过画家的精心描绘,展现了水族人的特有风采。

老房的女主人

在刻画山江老村长这一形象时,正赶上雨天,韩玉臣便让模特站在屋檐下,自己则把画架支在农户家里。尽管光线较暗,但这丝毫不影响韩玉臣的热情,他用细腻的笔触和微妙的色彩变化,表现了这位70多岁老人睿智的眼神,和善的微笑,执着的性格;用率意粗犷的色块,表现老人黑布包头,无领青蓝长衫的民族服饰,成了这次写生之行的经典之作。

山江老村长

5月6日,采风的最后一天,韩玉臣以贵州喀斯特地貌和广袤的稻田为背景,刻画了一位勤劳质朴善良的水族妇女形象,整个画面达到了人景交融,栩栩如生的效果。

  劳作的水族妇女

半个月的劳作,韩玉臣完成写生17幅,其中4幅风景是利用早上时间画的。韩玉臣如此勤奋,如此高产,令洪江的艺术家十分钦佩。6日傍晚,大家聚集在李向明“土语南居”楼顶平台上,请韩玉臣介绍了自己的艺术历程和创作经验。

5月16日,在邯郸韩玉臣美术馆举办的写生座谈会上,他又与油画界的朋友,共同分享了此次贵州少数民族写生的感悟和体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