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大力弘扬特色民族文化和传承非遗项目

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孕育了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突泉文化。

内蒙古突泉县大力弘扬特色民族文化和传承非遗项目

来源:中国日报 2021-05-17 18: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7日内蒙古电(记者 杨泽坤)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位于科尔沁草原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居住着汉蒙、满、回等十八个民族,有30多万人口,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孕育了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突泉文化。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民间戏曲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

突泉县的剪纸创作由来已久,“突泉剪纸”技艺传承人赵日霞创办的剪纸手工作坊,经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培训,带领农民利用闲暇时间剪纸,传承技艺,用一把剪刀突泉剪纸走向全国。

截至目前,突泉县级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5项,代表性传承人35人,自治区及非遗保护名录4项,传承人4人。

针对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该县调查员走遍全县6镇3乡的各个村屯,广泛发动群众深挖非遗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

(杨泽坤)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