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的“郑州号”全货运飞机。本报记者邓放摄
□河南日报记者董娉屈晓妍
在卢森堡首相贝泰尔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架卢森堡货航飞机模型,他将其称为“国宝”。8249公里之外,这件“国宝”的真实版,一架喷涂着“郑州号”的B747-400F全货机正停在郑州机场停机坪,引擎轰鸣、蓄势待飞。
5月13日凌晨2点21分,这架满载货物的CV9752航班货机从郑州直飞布达佩斯,将102万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运往欧洲。支援全球抗疫,“郑州—卢森堡”这条国际货运航线从未停止飞行。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贝泰尔时指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如今,这条航线已经成为卢森堡及欧洲其他地区的生命线,不仅是雪中送炭的空中桥梁,更是连接世界各国的友谊之路。”四年后,贝泰尔为“空中丝绸之路”给出了最高赞赏。
这条路上,河南走出“第一次”——
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第一次拥有国际一流的全货运航空公司;
开通“卢森堡—郑州—芝加哥”航线,第一次拥有利用第五航权开通的洲际货运航线;
与全球最大支线客机贸易商阿维亚合作组建融资租赁公司,第一次拥有专业飞机融资租赁公司;
设立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第一次拥有外国驻豫签证服务平台;
建设BAA(中国)航空培训中心,第一次拥有运输航空飞行训练机构……
这条路上,河南跑出“加速度”——
“我还记得那些青铜器都是二里头遗址发掘的。”提起“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卢森堡驻上海总领事贺文晟记忆犹新。2018年11月,145件(组)河南出土的文物,搭乘卢货航的飞机飞赴欧洲,成为“空中丝路”上独具魅力的“珍宝乘客”。
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里可以感受华夏文明,在郑州进口超市的货架上则摆满了来自全世界的优质商品。智利车厘子、德国啤酒、澳大利亚保健品等,已成为郑州市民的日常消费品。
卢森堡货航副总裁维格·卡特莱珀“掐算”过:“货物满载满卸大概用两个小时。”国际贸易的“头号货币”是时间,短短两个小时,足够在这里把世界运进来,再把世界运出去。
这条路上,河南扩大“朋友圈”——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今年1至2月,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累计执飞航班107班,货运量约2.13万吨,同比增长228.1%,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在河南航投和卢森堡货航的共同努力下,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卢森堡货航在郑州机场的定期航班也由开航初期的每周2班加密至目前的每周14班,开通卢森堡、伦敦、布达佩斯、芝加哥、亚特兰大、米兰等8条货运航线,“朋友圈”覆盖全球14个城市和主要发达经济体。
世界到河南的距离越“走”越近,河南到世界的路越“飞”越广。读懂了这条“空中丝路”,也就读懂了开放的河南。
记者手记
朋友多了路好走
列子御风的传说,讲述着国人对翱翔天际的向往。时光流转,两千多年后的郑州郑东新区,一座“御风行”的雕塑,见证了郑卢“空中丝绸之路”持续演绎的飞翔之梦。
河南,一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省份,以勇于改革的担当和胆略,将经济触角伸向广阔的蓝天。一招招超前谋划的“先手棋”,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进”走出了一条内陆大省开放发展的新路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特别提出加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政策支持下,河南蓄积着发展的澎湃动力。
今天的河南,是出彩的河南,是站在开放潮头的河南。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要加快将枢纽优势向物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通过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让“空中丝路”成为“经济之路”“友谊之路”,让翱翔在湛蓝天空的“银翼”,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最好的注解。
(本报记者董娉屈晓妍)
(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