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锦绣女”强化培训班培训情景。
周 峰摄(人民视觉)
早上9点,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旺家社区的扶贫微工厂一楼,李廷娥坐定,分拆线头,穿针引线。随着双手上下飞舞,一朵惟妙惟肖的牡丹花在她的手中灵动起来。
动作娴熟、神态自信,很难想象她是名职场新人,更难想象她曾患有小儿麻痹症。
“绣这样一朵花就有50块钱,再加上基本工资,我现在每个月在家门口就能赚2000多元!”李廷娥笑盈盈地说,“在这里,只要勤快,就有工作。”
挪穷窝
每天早起后,李廷娥总爱在社区里散散步,然后坐在长凳上抬头看天,每次都看不够。蓝蓝的天空下,住宅楼矗立,身处城市的这种感觉,有时让李廷娥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她和丈夫、两个女儿,从山坳坳里搬出来了,进城了。
李廷娥老家在思南县杨家坳乡。杨家坳,地如其名,坐落在深山坳里。从家到县城,要走两个小时;从县里到市里,再走两个小时。
孩子的上学路,也隔着大山,每天都让李廷娥提心吊胆。“没有公交车,娃娃走路去上学,要花1个多小时、翻两座山,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李廷娥说,娃娃回来讲“每次爬到山顶腿都发软”。
不仅如此,杨家坳还严重缺水,李廷娥家每天都是“一水三用”:一瓢水,先洗菜、洗米,再洗脸、洗脚,最后喂牲口。
2019年,一家人搬到旺家社区,安置房内,电视机、电磁炉等配备齐全。自来水随时能用,李廷娥一家告别了过去的用水窘境。两个女儿也顺利进入附近的公立学校上学,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只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李廷娥以前最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
学手艺
走进锦绣坊,李廷娥戴着眼镜,正坐在刺绣台前绣制一幅牡丹花作品。
第一步是“劈丝”。越是漂亮精致的苏绣,丝线越细,针脚越密。只见李廷娥抽出一根丝线,用指甲尖一劈,一根丝线成了两根,再劈,两根成了4根。最后,一条丝线被劈成细如蛛丝的64根。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下来,只花了不到10分钟。
李廷娥再拿出一根不到一寸长的绣花针,把线穿过针眼,一刺一提,银色绣花针在绣布上翩然穿梭,乱针绣、套针、虚实针等针法在绣面上多变、融合。一上午的时间,一朵娇艳的牡丹花跃然于绣布之上。花头饱满鲜活,花瓣层层叠叠,花蕊娇艳柔嫩,仿佛微风拂过枝叶轻摇一缕花香。
李廷娥怎么会苏绣呢?原来,2013年,江苏苏州开始对口帮扶铜仁,苏州高新区帮扶铜仁万山区,推出了一项“锦绣计划”,每年两次组织刺绣工艺师前往铜仁市万山区,传授刺绣技艺。那是李廷娥头一回近距离看到了苏绣,一下就着了迷。她把苏绣的针法、步骤、成品图拍成照片,带回家自学。手机里还收藏了许多苏绣教程视频,一有空就一帧一帧观看教学视频,反复揣摩苏绣图案。
缝缝补补都会做,但绣花是门真功夫。刚接触刺绣时,熟悉的针线在李廷娥手里变得不听使唤。绘画、构图、设计、配色、针法等与刺绣有关的专业知识,李廷娥都要从头学起,有时用针、挑色稍有偏差,整幅作品的味道就变了,只能拆了重来。
“以前因为腿脚不方便,只能在家照顾小孩、种些蔬菜。现在有了刺绣的手艺,我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了!”李廷娥笑容满面。
扎下根
“什么?你最喜欢上英语课?”
李廷娥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杨家坳时,她的小女儿最怕学英语,单词难记、发音不准,她都不愿开口。没想到,才在县城学校读了一个月,女儿竟然说“最喜欢英语课”。
“我学会了自然拼读法,感到读单词更轻松了。”女儿说的“自然拼读法”,就是学校跟大城市英语教学接轨采取的教学方法。
“山区的不少孩子对英语不感兴趣,是因为记不住单词的读音,迫不得已用中文来记单词的发音。学过‘自然拼读法’后,学生能根据新单词中的字母组合自己拼读,减轻了背诵的负担。”教师王剑锋说。
“我问女儿,你到这里来读书高不高兴?老家好还是这里好?她说这里好,学校漂亮,环境也很好。”李廷娥满足地说。
不仅如此,为了做好搬迁群众就业服务的后续工作,各方还联手在旺家社区内成立了“四点半课堂”,在微工厂三楼搭建了“爱心托管班”,并请专人在家长上班期间,免费替他们照看教导孩子,从而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李廷娥的丈夫也很勤奋。“搬迁前,他在外打工,离家很远,一年回来两三趟。现在搬到城里了,他早上去附近的工地工作,每天能一起吃饭,一家四口都在这里,很高兴。”每天团聚,是李廷娥一家的小幸福。
2019年,李廷娥一家顺利脱贫。如今,搬出大山的李廷娥一家在新居住得越来越舒心。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