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织密扎牢湿地防护网

在拉萨市区西北角,布达拉宫的背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我区以林业主管部门为主,针对农牧民湿地生态保护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

西藏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织密扎牢湿地防护网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1-05-13 08: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拉萨市区西北角,布达拉宫的背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

五月的拉鲁湿地,草长莺飞,风景如画,绿草随微风翩翩起舞。拉鲁湿地能有效提高含氧量,是拉萨成为国内空气质量最好城市的保障。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西藏”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湿地生态管护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全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能力,为打造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美丽西藏作出应有贡献。

依法治理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法治思维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网络,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04年,我区下发了《关于加强西藏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湿地资源保护已纳入《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2013年,又下发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将湿地保护纳入建设美丽西藏战略。此外,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湿地认定和名录管理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湿地依法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玛旁雍错、麦地卡和色林错3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3块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2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如今,全区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30.8万公顷。

生态扶贫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生态扶贫就是要强化“绿水青山”,最终把“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我区2015年开始实施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通过补偿试点工作,建立了采取湿地保育、湿地限牧等保护湿地措施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开展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基础上,增加聘用湿地管护员和监管员,既加大对沼泽、湖泊、河流等自然湿地的管护力度,又实现到户到人精准脱贫。

“2018年,我从一名野保员转变成了湿地专职管护员,我们日常的工作就是负责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全方位的‘大扫除’式管护。工作时,我们两人一组,巡逻一次约有30公里的路程,大概需要3个多小时。在巡逻的过程中,我们要全方位仔细地查看湿地的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现在故意破坏湿地的行为很少了,但湿地附近的垃圾数量却没有减少,有时我们巡逻一次能捡两大塑料袋的垃圾。虽然有些辛苦,但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经济收入也增加了。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护好湿地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心愿。”玛旁雍错湿地专职管护员白玛旺杰说。

2014年至今,我区共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金1.84亿元。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4866.8万元,共聘用管护员737人,监管员93人,对试点范围内41.18万公顷重要湿地进行管护。同时,聘用2127名农牧民群众参与当地湿地资源管护(平均管护期3年),提供38839个湿地管护和监管生态岗位,让农牧民群众从湿地保护中受益,实现湿地保护与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双赢。

突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我区严格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重要湿地的保护工作,并优先安排国际重要湿地管护工作。

同时,我区以林业主管部门为主,针对农牧民湿地生态保护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各县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农牧民生态保护员开展技术培训,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恢复项目等均安排一定的技术培训,部分驻村工作队组织生态保护员开展了生态保护业务学习及培训。林业主管部门长期与潘德巴协会、万科基金会等环保组织合作,在保护区、重要湿地,组织社区和生态保护员开展技能培训试点工作,通过技术培训和技能学习,管护员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我区湿地保护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我区湿地保有量稳定在652.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8%以上。我区湿地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全区7市地中,那曲市湿地面积最大,为299.3万公顷;阿里地区湿地面积位居第二,为200.64万公顷;其他依次为日喀则市、山南市、拉萨市、林芝市和昌都市。

(袁海霞)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