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蒙医药民族文化 打造蒙中医药产业集群

深耕蒙医药民族文化 打造蒙中医药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11 21: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1日内蒙古电 (记者杨泽坤)蒙医药文化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应用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蒙医药深受当地群众信赖,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肖强介绍说。

通辽市是蒙古族文化和蒙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该地最早的医学记载就是蒙医,更被称为“中国蒙医药之都”。目前,通辽市共有蒙成药生产企业3家,中成药生产企业2家,占有全国蒙药市场率50%以上。通辽市所有综合医院、90%以上的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都设有蒙中医科,80%以上的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蒙中医药服务。

通辽市拥有全国蒙医药发展的核心区,内蒙古民族大学为全国最大的蒙医药教学基地。拥有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两家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肖强介绍说。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齐日麦图表示,内蒙古蒙医药的研发机构、检验机构、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通辽。拥有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首个蒙药学博士点、民大附属蒙医医院、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0家科研机构,全市现有蒙医药专业技术人才1357人,其中博士23人、硕士110余人。全市蒙医执业医师1208人,中医职业医师1162人。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蒙古国硕士、博士生留学生培养单位,已培养蒙古国本、硕、博士生达200人,齐日麦图说。

蒙中药产业作为通辽市优势特色产业,市委提出建设百亿级蒙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通辽市蒙医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成为通辽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增长动能。

据介绍,2020年全市蒙中药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为38.4亿元,其中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8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蒙中药生产企业实现产值20.4亿元;三产产值实现15亿元。

“十四五”期间,通辽市规划完成“百万亩”蒙中药材资源基地建设;蒙中药材种植产值达到15亿元,成药生产产值达到75亿元,药材流通产值超过20亿元,蒙医医疗产值10亿元,文旅康养等延伸产业产值超过30亿元,培育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3家,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实体和经营实体,形成超过150亿产值规模的蒙中医药产业集群。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蒙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增长,通辽市逐步发展与蒙中药产业相关联的大健康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目前医康养一体发展趋势正在孵化成长,部分旗县市区蒙中医医疗机构逐步转型为集养老托老、养生与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康养结合模式,让蒙医药文化惠及更多群众。

“蒙医药的科学体系健全,抛去经济效益不谈,对民族文化和传承来说,保护蒙医药也是很有必要的,保留下来并发挥它的独特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肖强说。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