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热评:送给妈妈一朵花

来源:新华网
2021-05-09 08: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送给妈妈一朵花

新华社记者尹思源

人能表达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爱;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感谢母亲的生身之情、养育之恩。

梁启超曾说“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自古以来,母亲就是每个人最早的老师,母亲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孟母“断机杼”教会孟子持之以恒;陶母“封坛退鲊”让陶侃清白做人、廉洁做官;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了岳飞一生的坚持……母亲的教导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宽容与坚强、真诚和担当。

时至今日,“母亲”不再只关乎血脉的传承,更有了新的精神内涵。这几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再一次感动了许多人。帮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学的她,还是福利院177个孩子的妈妈。“虽然我没孩子,但是现在看到这帮孩子,有儿的有儿,有女的有女,脱离了愚昧、贫困,我完成任务了。”她本不必如此,但她却这样做了。她的无私奉献,让大山里的姑娘们走向更广袤的天地,也诠释着“母亲”二字新的含义。

母爱不图回报,我们表达爱的方式也无须拘泥于形式。陪伴在母亲身边的人是幸福的,为母亲做上一顿饭、送上一枝表达爱的萱草花,很贴心;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的人也不必内疚,在外打拼或求学同样承载着母亲的爱与希望,记得给母亲打个电话,弹个视频,亲口送去祝福和思念,也顺便约好下次的归期,同样温暖。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每一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