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人从众”、餐饮大幅增、“菜篮子”稳稳的——
湖南消费呈现火热“黄金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婷婷 通讯员 温韫泽 柳青青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顶流”长沙刷爆朋友圈、张家界民俗好戏轮番上演、怀化家居建材市场客流倍增……湖南消费市场加速回升,呈现火热“黄金周”。
5月6日,省商务厅发布数据,全省重点监测的商贸流通企业零售额增长31.3%,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4.4%,生活必需品物丰价稳。
商场促销忙,“买买买”热情高涨
“五一”假期,商场促销活动花样百出,推动大家“买买买”热情不断高涨,全省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1.3%。
在长沙,持续6天的“2021湖南汽车展览会暨长沙市汽车消费节”5日落幕,参展品牌总数和新增品牌均创历届之最,销售金额60.32亿元;“百年风华 走红长沙·长沙红色文旅年——夏之恋文旅消费季”刚刚开始,持续至6月,为游客提供夏日文化和旅游盛宴。
湘潭、常德等地的商场超市围绕零售、餐饮、汽车、信息等消费热点,线上直播,线下折扣,开启“人从众”模式。据监测,湘潭主要商场、超市客流量同比增速在20%以上;常德的友阿、万达等12家商场,客流总量达130.51万人次,同比增长77.84%,实现营业收入6839.34万元,同比增长62.68%。
烟雾冰淇淋、云南鲜花饼、北京烤鸭……“好吃又好玩,很满足!”5月1日,一手拿烤串,一手拿手机拍照的刘先生忙得不亦乐乎。他说,得知张家界天门花街即将开街的消息,与朋友前来打卡,白天吃美食,晚上看民俗、歌舞、杂技、戏曲等非遗表演,假期很充实。据了解,小长假期间,张家界天门花街举办的“幻唐美食节”活动,线上观看直播人数达到35万多,掀起一阵民俗文化热。
怀化市家居建材及电器行业组成联盟,开展“买建材抽汽车”大型促销活动,拉动家装消费,全市重点监测的流通企业客流量倍增,营业额增长25%。
烧烤农家乐火爆,旅游带动餐饮明显
嗦一碗粉,吃一口小龙虾,再夹起一片湘西腊肉……湖南美食的诱惑,谁能抵挡?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定,网红城市效应助推,小长假期间,湖南大大小小的餐饮门店人头攒动。
全省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84.36%。其中,堂食上涨74.41%,外卖上涨51.43%。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湖南人的夏日假期,少不了烧烤和农家乐。小长假期间,这两类特色餐饮店经营火爆,销售普遍增长。常德兴隆园农庄、花果山农庄等9家农家乐,总营业额达296.37万元,同比增长22.46%。
旅游的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富正毅三下锅店,开在张家界天门山索道附近,5天时间,店里客流如潮,老板笑脸盈盈,每日入账3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翻了1倍。张家界的特色餐饮店——无味饭店,5月1日至4日,营业收入12万元,较去年增幅达到200%以上。
市场供应充足,“菜篮子”稳稳的
“放假了,给孩子买点鱼虾吃。”5月2日,长沙市民苏女士一大早就赶往菜市场,给家里人准备营养午餐,她告诉记者,水产品略有涨价,但还算合理,蔬菜水果都不贵,买得放心。
“五一”期间,全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平稳。水产品较上周上涨1.11%,粮食、鸡蛋等略有涨价,幅度不高;白条鸡、蔬菜、水果等价格均较上周有所下降。
长沙海吉星、红星、大河西3家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假期忙碌不停,5天总交易量达到12003.5万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9.98%,批发均价同比下跌22.26%。
爱吃肉的人可敞开肚皮吃个够。目前,长沙三大屠宰场猪肉供应十分充足,价格延续节前下跌趋势。
,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达哲
当今世界,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升劳动者素质,多次强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2020年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概括提炼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广大劳动者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有着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产生过鲁班、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庖丁解牛”“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耳熟能详。以经世致用为精神特质的湖湘文化,也有着涵养工匠精神的深厚底蕴,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礼器四羊方尊,采用的整体浇铸工艺炉火纯青,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素纱单衣轻若烟雾、举之若无,即使现代技术都难以复制;东汉蔡伦孜孜不倦改良造纸工艺,发明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古代湖湘匠人的精深智慧、精湛手艺、精美创造。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工匠精神孕育了各行各业的新创造、新发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和精神引领。袁隆平院士一辈子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矢志不渝追逐“禾下乘凉梦”,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就是最好的例证。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一批批杰出工匠、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初心,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追求,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铸就了一件件大国重器,打造了一张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大国名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坚持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摆在突出位置,从实施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建设的高度抓紧抓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支持工匠和技能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十行状元、百优工匠”“工匠精神三湘行”等竞赛和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培厚工匠、技能人才成长的土壤,涌现出制作神舟飞船精密零件的“数控湘女第一人”杨芳、“电焊花木兰”易冉、“最美青工匠”邹彬、“泥巴博士”郝鹏等一大批技术能手、工匠人才。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背后,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等闪亮名片享誉国内外的背后,无不蕴藏着技能人才的创新和创造,无不浸润着湖湘工匠的匠心和匠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不论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培育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壮大工业经济还是发展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湖南提出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等重要指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技能人才、工匠人才的贡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滋养。湖南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强省,必将为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牢牢把握“三个新发展”要求,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工地,将高质量发展体现于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环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深走实,更好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积极引导各行各业劳动者勤勉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争当新时代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兵、作风楷模,以匠心铸造精品,以质量锻造品牌,以工匠精神浇灌出更多高质量湖南品牌和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之花”。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催生创新动能、激发创造活力。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每一个产品的开发、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序的更新,都离不开工匠的创新创造。要充分调动一线劳动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不断推动科学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工匠创新工作室作用,深化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担当作为,加快破解湖南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培养劳动者、造就劳动者。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求,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网络,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更多“大国工匠”“湖湘工匠”竞相涌现。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考核制度,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激励增长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力度,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真正让干工匠体面、有技术吃香、崇巧工时尚。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塑造时代精神。广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好“工匠故事”,树立工匠楷模,以杰出工匠、技能大师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感召劳动群众、引领社会风尚,激励每个劳动者靠钻研掌握本领、以奋斗成就梦想。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价值观,使学习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
(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