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火龙果基地挂起致富“红灯笼”

每当夜幕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的土地上,便会亮起连片的暖黄色灯光,像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中国有约】火龙果基地挂起致富“红灯笼”

2021-04-29 18: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29日讯(记者 梁木) 每当夜幕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的土地上,便会亮起连片的暖黄色灯光,像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这些亮灯的土地,在白天是农田,夜晚是灯海,生长期是一片绿色,挂果期长满了红艳艳的火龙果。

图为隆安县一处火龙果基地夜景。反季节补光系统可提高亩产1000-2000斤,利润提高6000元左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这是隆安县内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在夜晚模拟太阳光波,为火龙果“补光”,促进火龙果的光合作用,以提升火龙果的质量和产量。

小小的火龙果,成为隆安县的大产业,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

广西金福农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在隆安县丁当镇流转5500亩土地建成规模化火龙果种植区,年产值近1.3亿元。近年来,金福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工资等带动贫困户累计10712户42090人。

丁当镇保湾村咘伍屯村民卢春弟,已经在金福公司的火龙果基地里工作5年时间了。聊起过去的生活,卢春弟的声音有些哽咽:“以前生活非常困难,女儿要上学的时候家里都没有钱,只能在家里呆着。”

图为卢春弟(左)在火龙果基地内工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2016年,村里的干部找到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卢春弟,介绍他到金福公司务工。开始时卢春弟心里还有疑虑,因为自己是肢体四级残疾,担心老板不肯雇用自己。

“没想到老板对我们都很好,现在有了固定的工作,每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家里两亩多的地也租给了公司,每年还有土地流转租金2000多元的收入。”卢春弟欣慰地说,如今女儿也在南宁顺利读完了幼师,找到了工作。

金福农业公司目前聘请固定工250人,其中贫困户84户168人,还根据工作实际,每天约雇用散工150人,其中贫困户约100人次。此外,金福农业还成立“伊蜜红心火龙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参与公司运营,确保每年获得保本分红,成功带动隆安县500户以上贫困户连续三年获得稳定增收,带动10个贫困村、24个贫困村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委托经营的方式,帮扶劳动能力低下的贫困户参与经营并分红,带动280户贫困户实现户年均增收3916元。

  图为金福农业公司的火龙果基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隆安县凭借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出大面积连片种植红心火龙果基地,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道路中,摸索出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的“五金模式”,实现了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和贫困户多赢的局面,小小的火龙果变成脱贫致富的“金果”。

(梁木)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